連續兩日山火 生態嚴重受損火燒南生圍 鸕鶿大逃亡

連續兩日山火 生態嚴重受損
火燒南生圍 鸕鶿大逃亡

【本報訊】在紅色火災危險警告下,生態保育區元朗南生圍連續兩日遭山火蹂躪,昨日一片候鳥鸕鶿棲息的樹林遭烈火吞噬三小時,數千頭鸕鶿面臨無樹可棲迫遷局面,最後由「重出江湖」剛剛復飛的超級美洲豹直升機投擲水彈撲熄。有保育人士認為南生圍接連發生山火有可疑,要求當局徹查。環保團體長春社則相信連日火劫已對南生圍生態造成傷害。
採訪:周志鴻 關英傑

火警中近年成為電影取景及婚紗照拍攝勝地的荒廢小屋及小橋僥倖保存,但大片林木變成焦土。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昨晨曾到南生圍視察,他指前日的山火火場面積遼闊,山火焚燒九小時,燒毀南生圍以南一片桉樹林及蘆葦林,兩處地點均甚具生態價值,包括有珍貴蜻蜓及豆蜋繁殖的林木,也是去年9月漁護署發現新品種螢火蟲之處,附近的蘆葦林有草鷺棲息。

曾發現新品種螢火蟲

李少文擔心生態受損,雖然燒毀的蘆葦林今年夏季可重新生長,但桉樹林則要數年後才可回復舊觀,但在該處發現的新品種螢火蟲及蜻蜓日後會否重回「舊地」生長,卻是未知數。
昨日中午12時,南生圍北面起火,當時天文台發出紅色火災危險警告,附近流浮山的相對濕度一度低至33%,風高物燥。在乾燥冬季季候風下,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大片樹林遭火圍攻,火場面積達100米乘50米。
至下午2時,飛行服務隊調派剛獲准復飛的超級美洲豹直升機到場擲水彈,消防員也在現場配合撲救。超級美洲豹直升機在附近的山貝河取水,先後來回投擲八次水彈,終在下午3時48分撲熄火災,但大片蘆葦林已焚毀。

南生圍日前仍棲息大量來港過冬的候鳥鸕鶿,但昨日山火過後群鳥已四處逃散。

前日南生圍南面被山火蹂躪九小時,大片林木變成焦土。

李少文指昨日遭山火吞噬的南生圍北面樹林,是由北半球南下本港過冬候鳥鸕鶿主要棲息地,現時約有3,000隻鸕鶿在南生圍北面過冬,上址附近也有一處全港第三大鷺鳥林,是鷺鳥交配繁殖地。此外,瀕危物種黑臉琵鷺會飛到南生圍一帶覓食,但不在該處棲息,希望不受連日火警影響。
山火發生前,李少文指樹林曾出現數百隻鸕鶿站在樹枝上棲息的壯觀場面,但前日山火後,鸕鶿群已被煙火圍攻被迫遷離,昨現場所見,樹枝上一片冷清,估計鸕鶿群已集體飛走。

大嶼山石壁監獄附近發生山火,出現2,000米長火龍,至昨日清晨5時被救熄。鄭文輝攝

南生圍連續兩日發生山火。

大嶼山現2000米火龍

有關注南生圍生態市民在facebook討論區留言,質疑南生圍連續兩日發生火警,是否有人蓄意放火,更稱為「南生圍黑色元旦」,要求當局徹查。恒基發言人指暫未能確定連續兩日遭山火蹂躪的大片林木,是否恒基持有土地,昨日拒派職員到場實地了解。
此外,前晚6時半大嶼山石壁監獄附近山頭發生嚴重山火,寒風中山上出現2,000米長火龍,火場面積達1,000米乘500米,大批消防員出動撲救,烈火焚燒11小時,至昨清晨5時半救熄。

鸕鶿

南生圍生態價值表

總面積:120公頃
生長植物:為全港第二大蘆葦床,並有大量桉樹
候鳥數量:前年錄得約5,000隻
珍貴候鳥:鸕鶿、黑臉琵鷺等
近期新發現:去年9月發現齊爍螢(Pteroptyx)類的新品種螢火蟲、去年11月新發現兩隻首次訪港的寒帶森林豆雁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