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紅驚艷「緣」起 - 李碧華

剔紅驚艷「緣」起 - 李碧華

古董之中我最愛青花瓷,其他就隨緣吧。
一回見清乾隆一件剔紅,說是圓盒,實兩圓相交,俯視癡纏成一「8」字。盒面開光,浮雕精致。內壁黑漆,剔紅益艷。銘文為「雙緣寶盒」──以「緣」代「圓」,另有一番心思。
本不大喜歡漆器,總覺漆味重且易剝落。中日很多精美食具也是漆器,以紅黑為主色,我少用。
雕漆工藝根據漆色不同,有剔紅、剔黃、剔綠、剔黑、剔彩、剔犀之分。當然以「剔紅」為傳世代表作。
金、銀、銅、錫、木、竹、皮革甚至陶底作胎,以朱砂漆髹刷多層,每層自然風乾到七成,再上另一層,有三四十層、八九十層,甚至多達一二百層。到相當厚度,呈豐腴之牛皮糖狀態,在漆層上繪出圖案紋飾,刻成浮雕。此技法成熟於宋元時期,發展於明清兩代。兩岸故宮博物院都有收藏。以明永樂為精,清雍乾更細。剔紅漆色有深紅近紫、正紅、淺紅、黃紅──但我認為朱紅最美,如盛世繁華綺夢。
楓葉秋蟲圓盒、趕珠雲龍蓋盒、牡丹香盒、曇花寶盒、石榴蜻蜓圓方盤、孔雀牡丹天球瓶……愛上剔紅自當日驚艷「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