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澳元瑞郎勿逆勢沽空 - 馮鏗

暢談滙債:澳元瑞郎勿逆勢沽空 - 馮鏗

眨眼間已送舊迎新,踏入了2011年。新年伊始,最大願望是本欄的推介能維持一貫的水準,可以幫助讀者趨吉避凶。
回顧過去一年,美元走勢是先升後跌,然後再回升。影響美元的最重要因素不外乎有兩個,分別是歐債危機的發展,以及美國聯儲局的貨幣政策。

歐元弱勢可趁高拋售

由希臘挑起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於去年上半年越演越烈,美元成為資金避險所,美滙指數由年初76.6低位強力反彈至6月初的88.7,歐元亦跌至1.1876美元的今年低位。其後歐盟與國基會向希臘伸出橄欖枝,提供1100億歐元經濟援助,同時設立了規模達7500億歐元的歐洲金融穩定設施(EFSF),暫時平息了市場對歐債危機蔓延的疑慮,美元亦自高位滑落。
德法兩國於10月底歐盟峯會提出修改里斯本條約,要求設立機制讓陷入財困的成員國重組債務,投資者亦要分擔損失,促使歐債再起波濤。愛爾蘭率先出事,其他歐豬國家亦遭美國的御用弓箭手亂箭狂射,美元又自谷底回升。由於歐元於美滙指數中所佔比重最大,美元整體走勢跟隨歐債危機起伏,便不足為奇。
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對美元走勢亦起引導作用。美元上半年上升,聯儲局的量化寬鬆措施走向尾聲,提供了一定助力,但隨着美國經濟數據轉劣,市場重燃對美國陷入雙底衰退的疑慮,避險功能削弱,美元亦強勢逆轉。直至聯儲局正式宣佈把到期按揭抵押證券的回籠資金用來購買國債,其後更進一步推出規模6000億美元的第二次量化寬鬆措施(QE2),美國經濟數據又奇蹟地忽然轉強,美元亦驟獲支持。
筆者上周已指滙市強弱分明,過去一周澳元和瑞郎仍是走勢最標青的主要貨幣,無論兌美元還是兌歐元皆雙雙改寫紀錄新高,現水平難免令追捧客感到猶豫,但說到底,澳元和瑞郎能迭創新高,自然有其本身的優越條件,在風頭火勢下,切勿逆勢沽空。反而相對弱勢的歐元和英鎊若反彈,卻不妨揀選作為趁高拋售的對象。
今年首個建議為沽英鎊,下周見1.5520之上可以入市,以1.5350為目標,預留150點子止蝕,且看能否先聲奪人,打響頭炮。
馮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