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主義社會,合法地做生意,錙銖必較賺到盡,好像沒有問題。可是我常常不明白,當一個人擁有一百億家財時,為甚麼他還想多賺一億?
許多人相信,財富可以換取尊敬。那麼,家財從一百億升到一百零一億時,人們對這個富翁的尊敬程度,是否同步增加一巴仙呢?有趣的是,獲廣大市民尊敬的人,通常不是大富翁。
誰都知道,金錢可以買來物質享受,但也是有限度的。當財富很多的時候,再多,並不會改善生活。你的大床已是七呎乘七呎,難道你想躺七十呎乘七十呎的床嗎?
聖誕日,家庭聚餐後,母親、哥哥、嫂子和我打麻將,大家玩得很投入,結果母親和哥哥贏了一點,嫂子和我輸了。母親尤其開心,因為她本是大輸家,但沉着應戰,反敗為勝。
我忽然明白富翁還想賺錢的原因。他們努力賺錢,不是為了物質,而是為了滿足感,就像我們的家庭麻將,勝負不影響生活水平,但贏了便有滿足感。簡單來說,是好勝心態。
好勝不是壞事。人類的進步,大部份源自好勝心,那是向上的動力。
當人不能駕馭好勝心,反被好勝心控制時,問題便出現。你家財無數,生意遍及全世界,為了滿足一己的好勝心,樣樣賺到盡,苦了基層百姓。你把賺錢視作遊戲,窮人卻因此活在水深火熱中。
歷史告訴我們,富如一國之君,皇朝也不能維持千秋萬世。後人對大人物的觀感,不是他曾經擁有多少銀両,而是他是一個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