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今年接22,417宗個案手機投訴踞榜首 多涉濫收費

本報今年接22,417宗個案
手機投訴踞榜首 多涉濫收費

本報1995年創刊以來,已設有社會服務版,緊貼社會脈搏,關注民生大小事項,報道與市民大眾息息相關的問題,對社會及政府起監察作用。過去一年,本報接獲逾2萬宗投訴,記者深入調查與公眾權益有關事項,並作詳細報道,引起社會關注。展望未來,本報將繼續緊守崗位,探討更多公眾關注的議題。

今年截至12月28日,本報接獲讀者申訴及求助個案共22,417宗(投訴及查詢佔20,245宗)。讀者投訴事項,往往反映了市民大眾關注焦點所在。去年手機投訴與前年一樣,高踞榜首,有1,192宗,互聯網投訴則排列第三位,共467宗,正好反映香港資訊發達,隨着手機可上網,電訊市場不斷擴張,互聯網已與市民大眾的生活不可分割。

一邨兩制受關注

在涉及電訊個案中,手機用戶被濫收費的投訴最多,就收費陷阱問題,本版着墨不少,曾多次報道,並會繼續監察電訊市場發展,為讀者提供最新資訊。此外,美容、健身、地產行業的不良銷售手法也是讀者關注的重點。
至於與市民最貼身的住屋及食物環境衞生問題,本版也有不少報道,例如食環署對冷氣機滴水問題視若無睹,去年竟提出零檢控、出售公屋單位造成管理上「一邨兩制」的問題等等。
同時,社會服務版常設專欄信箱,與各部門及機構合作,為讀者提供多元化資訊。未來一年,會繼續與香港房屋協會、教育局、房委會、中華電力、保險業聯會、勞工處、積金局、地球之友合作,並從更多範疇發掘有用資訊,供讀者參考。

房署對租置公屋住戶違規安裝冷氣機問題袖手旁觀,凸顯「一邨兩制」問題。

第一位:手機震撼賬單 引起普遍關注

手機投訴不絕,個案突破1,000宗,連續五年雄踞榜首,其中CSL的投訴最多,達409宗,佔手機投訴逾三分之一。投訴個案中,以涉及手機上網的個案勁升,不少機主陷入收費陷阱。去年本版更多次報道,在各電訊商中,只有CSL不容許客戶取消數據服務,令用家無從避免不慎誤用,民怨沸騰,及後該公司容許小童及長者客戶可取消數據服務,本報即報道提醒讀者可致電該公司申請取消。本報於截稿前發現,電訊管理局於本月剛更新的網頁資料,提醒市民CSL已推行新措施容許客戶取消流動數據服務。

iPhone4今年七月底開售後,本報接獲多宗遲未送貨投訴,全城怨聲載道。

外遊應取消數據漫遊

此外,不少用家不自覺使用了數據服務,包括攜手機外遊後被徵收5,000多元數據漫遊費,或以手機接駁電腦,誤令手機成為數據機傳送資料,遭電訊商額外徵收高達1.8萬元數據傳輸費。
本版一直關注各大電訊商的服務及電訊管理局的監察情況,並向讀者提供有用資訊,提醒如何避免陷入收費陷阱。用家如欲避免在本地使用手機時墮入收費陷阱,可直接向所屬電訊商要求取消數據服務。如到外地旅遊公幹,宜將手機設定至飛行模式、出發前向電訊商申請暫時取消數據漫遊服務,並考慮購買當地預繳智能卡,確保服務開支不超過預算數額等。
iPhone4於本年7月底在港公開發售,不少用家均為iPhone狂,率先訂購,惟無論透過電訊商或蘋果官網買機,都出現遲遲未送貨的問題,全城怨聲載道,本版一一披露,為消費者出一口氣。

投訴流動網絡營辦商榜首三劣

第一位:CSL(1010/one2free/新世界傳動網)409宗
第二位:香港和記電訊(3香港)220宗
第三位:PCCW 132宗

第二位:新舊私樓銷售 常有不良手法

本年樓市一度熱爆,樓價飆升,政府不斷出招壓抑,至年底市況才稍為緩和。在樓市暢旺時,本報不時收到讀者反映地產代理的不良銷售手法,包括誤導買家購買凶宅、買方收樓後才發現要花逾一萬元重新安裝電錶、游說賣家簽訂長達一年的獨家代理期,以及誤導居屋業主補地價價值等,令小市民造成損失,血汗錢付諸流水。
除購買二手樓要謹慎外,市民買新樓時也須留意。有買家購買長實馬鞍山新樓盤天宇海,地產代理口頭承諾提供回贈優惠,最終沒有兌現,更否認曾作承諾。地監局執業通告已有訂明,地產代理須以書面具體列明所承諾之優惠條款及形式。本報報道事件,提醒消費者自保之法。

部份私樓管理差

住屋為每名小市民最貼身的問題,噪音、漏水及環境衞生等問題不絕,部份私樓管理公司表現欠佳,而業主立案法團爭拗不斷,賬目混亂及成員濫權等申訴持續,故私樓問題成為去年第二最多被關注的類別。

第三位:寬頻服務欠佳 客戶慘遭宰割

寬頻投訴持續高企,寬頻合約、服務質素及銷售手法投訴多不勝數,個案達467宗,當中和記寬頻、香港寬頻及電盈網上行的投訴數字,均逾100宗。
電訊管理局二月推出自願性「實務守則」,但只有個別電訊商就個別條款作回應,至今仍無電訊商承諾全面依從。
其中有守則列明,電訊商因任何理由致無法為客戶安排搬線服務,須讓客戶終止合約,不得收取任何費用,但電訊商卻充耳不聞,仍向新居無網絡覆蓋的客戶開刀,例如香港寬頻向用戶徵收賠償費、有線寬頻向客戶徵收禮品賠償費等。
本報經常接到寬頻用戶反映,家中的寬頻服務速度慢,質疑電訊商提供的速度未達宣傳及合約上的承諾。

寬頻測試網站籌備中

電訊管理局為協助市民測試電訊商提供的寬頻速度表現,正籌備設立寬頻測試網站供公眾使用,啟用日期將於明年一月底前公佈。本報收到有關資訊後,即向讀者報道,協助消費者爭取應有權益。
此外,本報發現電訊商以免費使用增值服務吸引客戶簽約,惟消費者須留意優惠期的時限,過期後即收正價,如不合用,緊記取消服務,還須清楚問明取消之手續及所需時間。

投訴互聯網營辦商榜首三劣

第一位:和記寬頻 120宗
第二位:香港寬頻 113宗
第三位:電盈網上行 111宗

投訴人氣榜

第一位:手機(1,192宗)
第二位:私人樓宇(501宗)
第三位:互聯網(467宗)
第四位:傳播(451宗)
第五位:銀行/財務/證券(439宗)
第六位:公共房屋(433宗)
第七位:電腦/網上購物/電器(397宗)
第八位:治安/違泊/警員表現(355宗)
第九位:交通(335宗)
第十位:工務部門(317宗)
(數字截至28/12/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