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上月出辣招打壓住宅樓市,任何住宅在兩年內轉售,要繳交最高15%額外印花稅,住宅無得炒,投資者開始轉炒車位;一名投資者剛斥約2600萬元,向長實(001)大手掃入東涌映灣園60個車位,為屋苑歷來單一最大手車位成交。另外,亦有投資者短炒上水車位4個月賺17%。
辣招推出後,非住宅物業即成投資者或短炒客追捧對象,新地(016)本月中拆售荃灣爵悅庭53個車位,即日沽清,令市場掀起掃車位熱潮。
花都廣場車位速賺17%
美聯物業助理營業董事梁漢昇表示,一名本地投資者,轉投車位市場,剛斥約2600萬元掃入映灣園2至4期共60個一手車位,售價44萬至47萬元,為屋苑歷來最大手車位成交。梁漢昇指,該投資者掃入的車位,將長線收租,料每個車位每月收租2200至2400元,回報6厘或以上。但若有10至20%水位,不排除會短炒,先行獲利沽貨。市場表示,映灣園一手車位貨尾尚餘約27個。
美聯物業高級營業經理張廣輝稱,現時樓市以用家及收租客為主,令住宅交投大減,東涌本月只有80宗成交,較上月160宗減半。東涌私人住宅多達12303伙,車位僅2471個,在資金缺乏出路下,加上政府打擊住宅炒風,令部份資金流入其他投資工具,由於東涌車位仍以用家為主,炒賣暫未成氣候。
另外,車位開始見短炒,金龍地產分行經理馮宇成表示,一名投資者掃入新界北區逾5個車位,其中花都廣場一車位,今年8月以30萬元購入,剛以35萬元售出,短炒4個月賺5萬元,升值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