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說,「讀書唔成三大害」。兩名讀書不成的青年甲乙,會考失手後相繼入讀職訓局屬下學院,齊齊挑戰做現代武狀元,結果青年甲於亞洲殘疾人士運動會奪得男子保齡球金牌,青年乙則於亞運會上奪得男子空手道銅牌。讀書成績一般,只要走對路仍能出人頭地。
視障生打保齡球奪金
青年甲尹漢彥,19歲。6歲時視力變差,以為近視加深,至三年級才確診患上黃斑點退化,「視力會一路退化,家右眼仲有兩成視力,有日或者會完全冇晒」。噩耗驟至,一時間尹媽媽埋頭抱怨何必偏偏選中我,8歲小孩反而勁樂觀,「唔開心實有,但唔知點解好快接受咗,自己唯一可以做嘅就係做好自己」。
班房內由坐最後排變成前排第一人,後來母親怕他悶,帶他到附近體育會玩耍,讓他碰上改變人生的保齡球。常人打保齡,對準球樽位置還是會「落坑」,9.14米長的球道在尹漢彥眼裏是一片模糊,但他相信感覺與心理質素較視力更重要,靠不停練習令動作完美,「行緊街隻手都會fing下」,天份加努力,14歲學師一年已代表香港出戰。五年征戰,今年比賽時福至心靈戒掉壞動作,多次奪金而回。
對尹漢彥來說,保齡球帶給他滿足感及挑戰,是人生的好對手,「佢可以畀機會我證明自己;我係得嘅!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打到滿分」。那面金牌成了尹媽媽的強心針,讓她相信兒子已成長,可以放手讓他獨立。
至於青年乙李嘉維,綽號「大口仔」,22歲,曾參加《超級巨聲》。自小已知並非讀書材料,公平的上天,還是給他出色的運動細胞,成為每年學校陸運會全場總冠軍大熱門。中二時學校成立空手道學會,他很自然的加入了。
「師傅話我有天份,又有對沙煲咁大嘅拳頭,好適合學空手道」。其後卻遇上運動員大敵:傷患,學藝一年患上坐骨神經痛,被迫暫時休養,康復後驚覺過去的師弟,全晉級師兄輩,「我份人好勝嘛,俾人追過咗心裏面有團火,要贏番」。專心一意練習空手道,放棄加入籃球校隊,結果於短短三數年間即拿取黑帶,07年順理成章成為港隊代表。
大口仔的空手道之路
空手道有甚麼魔力吸引他?「武術本身好奧妙,可以做到一個好動作,好似踢頭攞3分,感覺好爽」。家人曾擔心他學武後會欺負妹妹,但大口仔除了拳腳之外,還學曉武德,「好似葉問,唔係吓吓講打人,有啲同學講笑話要打過,我話,其實我唔係好好打」。
天外有天,國際級賽事改變了好勝的他,「出面真係好勁,銅牌都攞幾次,不過咁先有挑戰性」。身為全職運動員,開始為未來退役鋪路,修讀浸大運動及康樂領袖課程,希望將來當一名體育老師。
兩名「哎吔」師兄弟各有夢想,但有一個共同信念:將來一日,空手道及保齡球會成為奧運項目,那時便可向世界出發,挑戰各國強手。
記者 夏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