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企業妥協 跟中資合併賺錢

外國企業妥協 跟中資合併賺錢

中國遊客在英國狂掃名牌,盡顯中國經濟力量的財大氣粗。為了開拓中國以至全球市場,一些外國大企業紛紛向北京妥協,將部份全球性業務整合到跟中資成立的合資公司。但分析指此舉風險高,因為中國公司取得新技術後,會變成外國企業的對手。

技術外洩變對手

美國通用電氣(GE)就即將跟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成立合資企業生產飛機航電系統。這個計劃有助通用挑戰波音(Boeing)和空中巴士(Airbus),競投中國政府項目。為了成事,通用同意將現時在全球的非軍用航電業務,全部整合到這間合資公司。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AgricoleSA)等外國大企業,也做出類似妥協。
大企業肯妥協,全因中國企業財力大,但合資背後必須承擔高風險。日本川崎重工和德國西門子公司,就跟中國合建高鐵網絡,但轉移技術後,中國企業立即跟它們競爭。法國達能(Danone)去年也指摘娃哈哈集團以另一網絡,生產和出售本屬合資公司的飲料。
有評論指,外國企業靠合資項目進軍中國,是被敲榨了。
美國《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