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基金派100億三方案訂出首兩個永久派投資回報 另一狂派13年乾塘

關愛基金派100億三方案訂出
首兩個永久派投資回報 另一狂派13年乾塘

【本報訊】以官商合捐100億元為目標的「關愛基金」,據悉在商界的募捐仍未達標。不過,基金的執行委員會今日會召開首次會議,商討如何投資及使用這100億。政府初步建議三個派錢方案,包括先將大部份捐款投資,然後每年「輕」派4.6億元投資回報,「直到永遠」;或者平均每年「狂」派10億,令基金運作13年就「乾塘」。 記者︰雷子樂

政府構思三個派錢方案,首兩個主張讓關愛基金「細水長流」,第三方案傾向「派完即止」。據了解,第一個方案是首年度先向受助人共發放4.6億元,並將約93億元捐款長期存入金管局投資,估計每年會獲取5%(約4.6億元)回報,令基金「生生不息」,但每年派款會在4.6億元的水平「封頂」。
第二個方案是在初、中期大派金錢,之後緊縮派款,同樣可令基金長遠運作。具體方法是首年度支出5億元,第2至7年每年度派10億元,第8年起「封頂」年年只派約2.5億元。這方法同樣要作投資,政府會在首6年先將基金中的58億元交金管局、第2個6年再存入50億元。在第8年起,基金所派發的金錢,就是取自透過金管局投資的年度回報。

或只幫助無福利窮人

第三個方案則給關愛基金的「壽命」設期限,首年先用5億元,第2至第12年每年派10億元,第13年派3.6億元,之後基金就會「乾塘」,完成歷史任務。據了解,部份委員較傾向第二個方案,也有意見認為第三個方案較可取,因現行福利制度的漏洞,不應長期依靠關愛基金「修補」,否則政府會失去改革動力。
今天開會的議程,還包括申報利益、行政事宜,及關愛基金的撥款原則等。對於哪一些人士才能受助,當局傾向只幫助福利制度以外的「漏網之魚」。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成員、立法會社福議員張國柱認為,例如綜援未能補貼長者鑲假牙、新來港人士突然失業不能申請失業綜援、少數族裔人士想戒毒但因宗教關係不便入住基督教的戒毒中心等,都可由關愛基金支援。
基金除可交由金管局投資,當局亦建議可考慮直接存入銀行收息,或交給基金經理投資,執委會今日亦會討論。

關愛基金三個建議方案

方案一:
首年度先派4.6億元,並將約93億元交給金管局投資,之後每年收取4.6億元回報派發,「直到永遠」

方案二:
首年先派5億元,第2至7年每年派10億元,並將部份款項交給金管局投資,至第8年起,每年改派投資回報所得的2.5億元

方案三:
首年派5億元,第2至12年每年派10億元,第13年派3.6億元,之後基金就告「乾塘」

資料來源︰消息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