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起飛,打造一批批中國富豪旅客湧到外國「掃」名牌,英國倫敦城西(WestEnd)名店成了這些源源不絕「北京鎊」(PekingPound)的主要受惠者。中國「Gucci一代」的消費額已佔了英國名店總銷售額近1/3,是最大客戶群,名店都急聘懂普通話的職員招呼。
聖誕節過後是英國傳統大減價檔期,多個高檔品牌如Burberry、Mulberry、LouisVuitton和Gucci等在英國倫敦城西的專門店這幾日總是人頭湧湧,擠滿的大部份都是中國旅客。他們出手闊綽,估計會趁減價「大出血」,在這個檔期花上10億英鎊(120億港元)。
購物像「中國血拼長城」
英國著名百貨店Selfridges自然不敢待慢這批大客,率先接受客戶以中國銀聯信用卡簽帳,方便中國旅客購物。在周日「拆禮物日」,第二宗生意就是由其中一張銀聯卡簽帳,簽帳額1,200英鎊(14,360港元),之後每一小時有多達10,000宗交易,較去年同期大增40%。有人形容大批中國旅客在商場購物時的熱鬧情況,就像「中國血拼長城」(GreatMallofChina)。
在一間LouisVuitton專門店,由於顧客太多,為防引起混亂,每次只准50人排隊入內,而且採取「兩入兩出」政策,控制店內人流。
英國零售分析員德梅洛(JonathanDeMello)指,中國旅客跟所有人一樣都喜歡趁減價掃貨,聖誕節後大減價自然成為他們血拼的好時機。
滙率跌近30% 消費更化算
德梅洛說︰「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成為英國高檔貨品的新興市場。中國旅客遠赴英國購物,除了因為價錢比在中國連稅後便宜20-30%,他們亦希望在品牌來源地購買產品,好能在朋友和同事前炫耀一番。」
現時在英國高檔貨品市場,中國客戶佔了約30%,隨後是俄羅斯、中東和日本客,英國消費者反而僅佔15%。Burberry在倫敦的專門店,中國客戶約佔1/3,令該品牌2010年銷售額大批逾1/5;Mulberry中國客戶比率增長亦更其他國家客戶快。
過去兩年英鎊兌人民幣滙率下跌了近30%,中國旅客到英國旅遊消費更化算。根據英國顧問機構TourismEconomics和消費指南GlobalBlue的數字,今年到西歐旅遊的中國旅客人數近250萬,較2009年增加20%,他們的消費額更是大增了近一倍,絕對不能小覷中國旅客對歐洲市場的衝擊。
英國《每日郵報》
中國客倫敦10大「獵物」
Burberry四袋人字紋布(herringbone)西裝外套
原價:615鎊 減價後:199鎊
VivienneWestwoodAnglomania白色印花裙
原價:420鎊 減價後:170鎊
StellaMcCartney絲質裙
原價:1,095鎊 減價後:425鎊
MulberryAlexa紫紅色clutchbag手袋
原價:615鎊 減價後:199鎊
AlexanderMcQueen「Laverna」露趾高踭鞋
原價:695鎊 減價後:419鎊
AlejandroIngelmo「Thriller」高踭靴
原價:730鎊 減價後:439鎊
PaulSmithJeans羽絨褸
原價:209鎊 減價後:99鎊
StellaMcCartney「Griffy」高踭鞋
原價:465鎊 減價後:279鎊
AlexanderMcQueen「Virgo」高踭鬆糕靴
原價:895鎊 減價後:625鎊
AlexanderMcQueenT恤連頸巾
原價:335鎊 減價後:149鎊
*1英鎊約值12港元
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