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電力開發基調中表明,將會積極推進新能源發電,而「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中,首先加快核電發展,而風能、太陽能及生物質能則緊隨其後,可見新能源當中核電的重要性;然而,論市場關注度,核電的注目程度卻遠遠落後於風能與太陽能。
首選發展核電
相對太陽能,風電在內地發展歷史較久,技術較成熟,海上風電發展積極,其中海上風電試點計劃已經展開,現時五大國家電力公司,全部擁有風電業務。
不過,近年風電盈利受質疑,加上風電面對電網「不友好」,即風能所發出的電未能配合現有國家電網,令電力未能成功輸出,於智能電網發展需時之下,風電發展將受到限制。
雖然目前風機生產商已發展出「電網友好」風機,但目前上市公司中,只有大唐新能源(1798)旗下其中一個風場使用,意味風電仍未達普及地步,加上不少風電企業為中標中央項目,不惜以蝕本價投標,以致風電場連年虧損,變相妨礙新競爭者的加入,拖慢風電發展進度。
龍源(916)、新天綠色(956)等風電股上市後表現不濟,華能新能源甚至因招股反應欠佳而要擱置上市,正正反映了風電產業前景不明朗的因素。
不過,儘管風力發電股暫時未見光明,但風機製造商卻可受惠於技術提升及全球對風機需求增加,令金風科技(2208)、中傳動(658)等企業的盈利能力得到保證。
太陽能方面,現時太陽能仍未可大規模低成本發電,惟併網發電進程上明顯較風能優勝。
中央力谷太陽能
光大國際(257)與杜邦太陽能早前在深圳啟用的金太陽示範工程,為內地首個併網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1.3兆瓦,惟每度電價比市場應用電價貴30%。
事實上,眼見風能發展呆滯,中央已集中火力谷太陽能,日前財政部、國家能源局等部委,推出五招大力推動光伏發電的應用,並公佈首批13個光伏發電示範區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