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局高姿態示意「熱錢」勿湧國境,免谷爆資產,人行亦設法令流動性(包括人民儲蓄)不再停不了流向樓股。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建議,應加快利率市場化步伐,在現時貸款利率基本由市場決定的情況下,可允許存款利率向上浮動一定幅度。
目前,中國高通脹引至負利率現象,錢放進銀行便自動貶值,盛松成指,在聖誕期間宣佈今年內第二次加息,將有利於壓抑通脹及改變負利率現狀。人行目的就是想銀行存款不再「搬家」,不過,以一年期的2.75厘與11月5.1%通脹計,仍有2.35厘負利率,要存戶不想法子增值也是不合理想法。
兩年來首加貼現率
因此,盛松成認為可增加存款利率,他建議,可以首先在具備財務硬約束條件的金融機構中試點,逐步將加息預期轉變為市場定價,既有助於改變負利率狀態,亦有效推進利率市場化。
不過,人行加存款息亦有風險,盛松成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與內地隔夜拆借利率兩者差額在今年11月已擴大到1.53厘。內地利率上升可能加劇國際游資流入,人行在實施穩健貨幣政策時,需要考慮國際因素。
人行管流動性,亦要銀行配合。人行昨公佈,內地再貼現率自本月26日起,已由1.8厘,上調至2.25厘,為兩年來首次調整。星展上海分行財資市場部利率產品交易主管程斌解釋,有關上調舉動旨在向市場發出訊號,在最近的加息舉動中,存貸利率已向上調整,人行的再貼現率作為其中的市場公開調節工具,其融資成本亦同告上升。
程斌指出,人行相關一年期的借貸貼現率升至2.25厘,和可與相比的3個月期上海銀行同業拆息(SHIBOR)比較,水平仍偏低,3個月SHIBOR昨為4.6厘,然而這樣不構成市場套戥,原因是人行作為最後貸款者,不會鼓勵亦不會容許銀行透過其融資套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