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大城市樓價錄得9個月以來首次按年下跌,重燃市場對樓市再度下沉的憂慮。有「新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賓尼更斷言,當地樓市已經步入雙底衰退,而低於長期趨勢的經濟增長、首次置業稅務優惠結束以及銀行濫批收樓通知,將繼續夾擊樓市,或對美國經濟構成另一波衝擊。
然而,魯賓尼最近卻斥資550萬美元(約4290萬港元),購入紐約曼克頓東村的一間面積3700方呎頂層複式豪宅,成交價為同區同類型住宅的近期最高價。
首置稅惠結束 樓市添憂
美國周二公佈10月份CaseShiller樓價指數按年下跌0.8%,是1月以來首次錄得跌幅,跌幅亦遠高於市場預期的0.2%。魯賓尼直言,數據進一步證實當地樓市已經步入雙底衰退,而且下滑速度更有加快迹象。
他指出,落後長期走勢的經濟增長固然是樓價續瀉不止主因,而首次置業稅務優惠結束亦為樓市添壓。他認為該項政策只能「偷走」市場對房屋的未來需求,故措施結束以來,房屋銷售大跌30%,導致樓價掉頭向下。
此外,當地銀行濫批收樓通知,亦為樓市添煩添亂。美國現時有多達1200萬名負資產業主,根據魯賓尼推斷,若然樓價再跌5%,負資產大軍將增加800萬個。
雖然他仍然未能斷定美國經濟會否出現雙底衰退,但樓市走勢再度轉差、歐元區再爆發主權債務危機、歐美的長期結構性赤字問題以及美國的州及地方政府陷入破產邊緣等潛在隱憂,都可能進一步衝擊美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