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堅持闖關申辦2023年亞運的氣燄,隨着各大黨派、尤其是建制派也耍手擰頭表態不支持後,已經持續減弱。不少政界中人「開盤」,打賭至今堅持反對申亞的民建聯會否在最後關頭轉軚。若單仁有下注機會,會買民建聯不轉軚;事關該黨所有人異口同聲表明轉無可轉,就連政府都接近放棄游說,出現「轉機」的機會近乎零。
其實工聯會與民建聯今次在申亞立場上「分道揚鑣」,前者力挺後者力抗,令不少政圈中人竊竊私語,暗問「兩兄弟為何鬼打鬼?」單仁聽聞工聯會獲當局首肯增設永久職位固然是誘使他們力挺的主因,但有政壇中人分析,民意「五五波」都是工聯會與民建聯各有各做的因素。
分清兩邊基本票源
左派中人稱,今次正、反申亞民意旗鼓相當,的確令他們做抉擇時增添難度。約近六成市民反對申亞之時,確實有近四成市民力撐,而且這四成民意中,不少是左派的支持者。民建聯的反對立場,無疑令部份人士有微言甚至不滿,與此同時,工聯會打正旗號撐申亞,正合有關人士歡心,如無意外會令工聯會成功籠絡有關人士支持。客觀好處是避免左派支持者在此一役中失去「依靠」,甚至減低他們對左派的向心力;選舉大戰前夕來說,工聯會力撐申亞又豈非完全「冇着數」?
事實上工聯會與民建聯向來想將重叠票源「清晰化」;經此申亞一役,或許有助兩黨明年區議會選舉中略見兩邊基本票源有多少,從而再各自調整2012年立法會選舉部署。
民建聯不轉軚的原因則已說過太多遍,無非是不想選情受影響。有民建聯中人更笑笑口說,如果他們今次可以企硬不改立場,日後再有人批評民建聯轉軚時,便可搬出申亞一事為例證明他們絕非轉軚王,更絕非逢政府必撐;是次因禍得福,可能要多謝堅持闖關的曾德成局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