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預測的囚徒 - 利世民

利字當頭:預測的囚徒 - 利世民

昨天,在有線電視的MoneyCafe,我說最好還是不要叫做分析的人去做預測。
事實上,今次金融海嘯其中一個最大教訓,就是一件事無論發生機會率有多低,到頭來照樣可以令天下大亂。單憑過往經驗去預測未來,在大多數時間都得出同一個結果,但錯的一次就足以將常規改寫。
純粹的預測,例如指數見幾多點、價格水平是甚麼,說實在,多數的預測,就算最終猜中,其背後的理據可能是超錯的邏輯。另外有些情況,推論就算是全對,也可能因為新出現的因素,結果會完全不一樣。

頂級炒家都準備隨時轉軚

自今年重新執筆寫這個欄,我推測最錯的事件包括:QE2後股市、大陸人民銀行的利率政策。我不知道其他人的推測準繩度有多高,不過,我總覺得面對自己的錯誤,是向前走的第一步。
西諺有這麼一句:abrokenclockisrighttwiceaday。既然未來是如此不能肯定,我們還是別要預測太多好了。我也知道這種說法,無異於趕客。畢竟,大眾媒體的消費者,都希望對未來有個簡單的答案。有時我也想,要是真的有高人,預測可以有一半準確,他根本不會花時間去寫專欄吧。忽然想起在小說和電視劇的那一句話:「天機不可洩露。」我今年的新年願望,就是要戒掉預測的心癮。
其實,事後孔明也不易做。試問,時至今日又有幾多人真正明白金融海嘯為甚麼會發生?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究竟是怎樣一路走過來?過去三年,市場又發生了怎樣的轉變?這些題目也只會每天增加,只怕每天600字還不夠用呢。
據說,頂級炒家都有隨時轉軑的心理準備。戒掉預測的心癮,不但是寫專欄的態度,也是投資應有的準備。大家有沒有試過,明知之前的決定與現實不符,但仍堅持「錯」下去?我們都曾經被自己之前的「預測」囚禁,對嗎?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