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眾生震撼心靈設計師含淚獵影 上載網站迴響大

拾荒眾生震撼心靈
設計師含淚獵影 上載網站迴響大

【本報訊】離開中環威靈頓街的辦公室,室內設計師Benson望見一老伯赤裸上身,吃力將垃圾車向上推;轉入蘭桂坊,分岔路旁有個垃圾站,公公婆婆在忙着收紙皮;走到九記牛腩舖外,瘦骨嶙峋的伯伯伸手入竹籮找食物。約半年前,Benson將拾荒情景一一拍下,有時眼泛淚光,還是要拍下去。他將相片上載facebook,要讓更多人看見香港的貧富懸殊,引起廣泛迴響。記者:雷子樂

貧與富,在香港有着最遙遠的距離。Benson說,國際城市當然會有窮人,但當樓價漲到每呎數萬元,社會依然是幾步一赤貧,低下階層再努力拾紙皮也不得溫飽,香港人應該以富豪輩出為榮,還是要以漠視貧富懸殊為恥?

拍攝衝動源於目睹

拍攝的衝動,源於某夜在舊區吃飯後,望見許多拾荒長者。婆婆累得在一堆紙皮箱前睡着,Benson和太太看得呆了,感覺難受。他開始留意路人,無論中環、灣仔、深水埗、土瓜灣,都有拾荒者。「諷刺嘅係,喺香港連拾紙皮都要有競爭力!」Benson看見不少中年人加入拾荒行列;伯伯沒有木頭車,手持兩個大膠袋裝廢紙,抽得手痛,拿一個麥當勞紙袋墊手。上課時間,媽媽帶着女兒一起推紙皮,「咁貧窮係咪帶落下一代?細路女廿年後可唔可以脫貧?」
「有時會影到眼濕濕」。銅鑼灣鵝頸橋下有兩位擺地攤的老婆婆,早前曾被廿多名食環署職員圍捕兼罰款。一天早上,Benson走上前給她20元買早餐。婆婆的老花眼鏡,原來沒除下招紙。「你只要肯出錢,佢願意將佢睇緊嘢副眼鏡都賣畀你!」
公司樓下是條長命斜,乍暖還寒的三月天,老伯伯赤膊上陣將木頭車向上推。垃圾袋堆得高高,將推車窮人的身影和樣貌淹沒。Benson按動相機快門,心想:「老伯很努力,但這樣就能向上?」看到另一工人頂着木頭車往下走,他意識到:「繼續這樣?只會向下流!」

灣仔和昌大押,裏面是高級餐廳,門外有長者行乞。

滲血水竹籮中覓食

不遠處的九記牛腩遠近馳名,Benson卻拍到一位骨瘦如柴的伯伯,伸手入路邊竹籮裏找食物,竹籮滲出一灘混濁的血水。走到「被活化」成高級餐廳的灣仔和昌大押,門外有位伯伯行乞。「點解佢哋要過啲咁嘅生活?」Benson故意將相片背景變成黑白,只讓窮人、紙皮保留原來色彩。
他不會拍下窮人的正面,只求以相片反映基層生活的實況,願更多人能看見,或者是,別再視而不見!

九記牛腩外,有一雙瘦骨嶙峋的手,伸入滲出血水的竹籮找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