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環 - 鄧達智

大口環 - 鄧達智

黃一華醫生說頸箍只能戴至十二月二十八日,手術後滿三週,不然頸項過份依賴外來支撐,肌肉萎縮。
最初聽見,三週?心中嘀咕只嫌時間太長,戴着頸箍一切行動不再自由,試想想連睡覺也需箍着頭頸那份不自在,左不是右也不是,只好眼光光望着屋頂硬軚一個方向。
不單止主診醫生,就是麻醉師LawMin醫生及職業治療師羅姑娘亦也提點:就三個星期,太長會造成心理依賴。時近三週限期,終於明白箇中道理,頸箍教我行動不方便,外表醜怪,但它保護了我極端脆弱,手術後的頸椎,自己反問:三個星期夠嗎?就這樣拿走頸箍可會不安全?
一些報告陳述長時間監獄囚禁人士假釋期間,回復自由將會面對極大心理壓力,牆外世界原來更難適應,其中一部份因此自殺避免重返社會。時間到了,感同身受,拿走頸箍曉得教人憂慮。
手術後四天,醫生order出院。傷口仍痛,手腳不便,如何出院?
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醫院開始時是一間兒童院,好長一段時間不少無聊人會得用「大口環」侮辱取笑人。
後來它增加了脊椎科,不少精細的手術在此進行。然而大小與氣氛仍然保持近乎平房式的舊款兩層格局,兒童病牀仍佔多數與花園大樹配合,很有一份國外悠閒療養院風格:安靜,明亮,少卻一般醫院濃重藥水味,看護人員亦也盡責、和氣;恁誰都會要求提早回家,筆者卻主動留醫多三天才放心歸去,信任他們比依靠自己獨立面對病況強。
留院期間適逢有團體來院為病童演唱聖誕詩歌,忘記自己上一次安靜聽「平安夜,聖善夜,萬暗中,光華射……」沒想過坐在輪椅享受半小時歌聲。因為兒童,更叫社會不同階層人士關注,跟他們相處了一星期更能感受獨自在醫院面對疾病的無奈與孤獨。有空?安排一些時間,伸出援手,福有攸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