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政府多年來希望透過豁免樓面,鼓勵發展商興建環保設施,以改善居住環境,但發展商卻藉此濫建發水樓。長江實業主席李嘉誠私人持有的深水灣道79號,發水近10,000平方呎,令人側目,但原來洋房勁發水早已有之。
根據發展局去年11月公佈部份發水樓名單中,山頂加列山道78號發水程度屬名單之最,同樣逾10,000平方呎,比例更高達1.12倍。不過,隨着規管發水樓的措施快將生效,發水10,000平方呎或逾一倍的洋房項目將會成為絕唱。
發水樓王 送樓面112%
由香港印度商會前主席Buxani家族持有的加列山道78號,去年獲批興建兩幢樓高兩層的分層獨立屋,總樓面約9,128平方呎,因停車位、機房及環保設施等而獲得寬免的樓面,竟然超過10,000平方呎,即等於可建面積的112%,為發展局公佈名單中的「發水樓王」,嚴重程度即等同多建一幢樓。
發水樓問題嚴重,政府今年10月施政報告建議,明年4月1日起,新建樓宇可獲寬免計算樓面面積的上限比例,將由現時兩至三成不等,嚴限在一成以內,所以相信發水10,000平方呎的洋房個案,將會成為歷史。
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說,由提交建築圖則至獲批需時兩個月,但一般具規模的項目較難在第一次申請即成功獲批,須發展商與屋宇署調整細節,故能批出發水逾一倍的洋房機率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