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於公立醫院任職的心臟科專科醫生何鴻光表示,心口翳悶成因眾多,在有限的人手及資源下,急症室無法將每個心口翳悶求診的病人收入院,「要有足夠證據先得,個個都入院就會令真係危急心臟病發嘅病人唔夠資源」。
引發急性心臟病
故此,公院急症室會先替心口翳悶的病人抽血及進行心電圖檢查,倘證實除心口痛外,病人同時出現血液中的心臟肌肉酵素增加,或心電圖顯示病人心律不正,才會收入院進行進一步治療,否則醫生只會替病人處方藥物,讓病人回家,並安排往後到門診排期詳細檢查。
然而,心電圖只可在病人心血管出現嚴重栓塞時,才會反映心律不正情況。何說,病人有可能在心電圖檢查結果正常後,卻在短時間內因血管壁上的膽固醇斑塊剝落,隨血液流向較幼的血管,造成堵塞,引發急性心臟病猝死,「塞咗一半或以下嗰啲血管,仲反而較大可能有斑塊鬆脫,令血管突然閉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