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日積20噸電子廢料

本港日積20噸電子廢料

【記者林社炳報道】市民收到創新聖誕新年電子產品禮物,舊產品遲早變成電子垃圾。有回收商警告,內地原定明年元旦前實施的收緊回收電子廢物入口限制,已提早實施,令本港積壓的電子廢料估計每日多達20噸。有環保團體批評政府的《電器及電子生產者責任制》,沒配合內地政策,遲遲未出台。

港府未理內地改例

不願曝光的回收商,最近向地球之友報料,指內地收緊回收電子廢物入口限制,已提早於廣州亞運會前實施。該名回收商透露,有在內地生產電子產品的廠商,要把超出生產配額的電路板,全數退回本港處理。加上全港約一萬間回收店,每天收集舊電子產品,如沒其他處理途徑或出路,最後難免會變成電子垃圾,運送到正面臨飽和的堆填區傾倒。
該名回收商透露,這些電子產品的電路板,含值錢的貴價金屬。可惜本港沒有具規模可供循環再造的廠房,把貴價金屬提煉成再生原料。本港回收商一般會把這些電子廢料,轉售給業內有門路,俗稱「大莊」的回收商,付運到內地或東南亞等地區。他說,內地舉行亞運會前,不動聲色,提前實施收緊回收電子廢物入口限制,令他手上積存100噸電路板,不獨價格大打折扣,還積存佔用倉房。
地球之友環境事務主任區詠芷說,內地限制入口後,本港約有80%廢棄的電子垃圾,暫存北區的鄉郊回收場。
區詠芷批評政府,原定07年實施的《電器及電子生產者責任制》,拖延至今年才完成諮詢期,還遲遲未立法落實施行。電子垃圾囤積北區鄉郊回收場,嚴重影響到附近居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