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富麗堂皇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之外,藝術家同樣渴求在街頭享有小小的表演空間。法庭判決在銅鑼灣街頭表演的藝人蘇春就無罪後,警方決定發出內部指引,建議前線執法人員須因應實際情況決定是否檢控表演藝人,不能純粹因為有人投訴而拉人。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強調,當局包容街頭表演藝術,長遠或可考慮仿效外國,為街頭表演藝術設立既定制度。
記者:許偉賢
據了解,法庭9月中判決街頭賣藝人蘇春就在銅鑼灣行人專用區表演時,被控的阻礙公眾地方罪名不成立後,警方決定發出內部指引,建議前線執法人員要因應實際情況而採取行動,呼籲警員別純粹因為有市民投訴阻街就提出檢控,窒礙街頭藝術發展。
闢出三空地供表演
蘇春就接受查詢時歡迎有關做法,指「有指引應該係好啲,起碼啲警務人員執法時唔會一收到投訴就驅趕表演者」,並建議當局與藝術界商訂長遠政策。
楊立門重申,當局對街頭藝術有一定程度的容忍,當局也在尖沙嘴文化中心、沙田大會堂及葵青劇院對出空地等三個政府管轄的公共空間闢出空地,讓藝術家進行街頭表演,「相信街頭表演空間係多咗」。
他更指,外國不少地區都為街頭表演藝術訂立制度,「屆時會由一個機構去負責管理,又會安排啲表演時間,唔係由得啲人鍾意企喺度表演就得」,強調「希望遲啲都可以喺呢方面睇吓可以點做」。
另外,近期到訪香港的外國貴賓,無不問及西九藝術區的進展,反映項目受到外國「高度關注」。楊立門接受訪問時稱,香港若要保持亞洲優秀城市地位,必須發展經濟之餘着力推動文化藝術,否則只會淪為二流城市,西九藝術區正是推動特區發展藝術的催化劑。
西九藝術界挖角
雖然西九藝術區尚未落成,但已經在藝術界掀起挖角潮,楊立門舉例指,首階段2016年開幕的博物館群,至少聘請十數個行政人員級員工;節目安排、藝術推廣以及藝術軟件配套範疇上,也急需大量藝術界人士「幫手」,自然為藝術業製造大量就業機會,也為藝術家帶來無限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