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明明報道】聖誕新年是購物旺季,也是假藥銷售高峯期。不法分子看準越來越多內地人來港買藥,在灣仔、尖沙嘴等旺區賣假藥。海關今年撿獲的偽冒藥物數量為去年的兩倍以上,總值激增近五成。海關將與消委會合作,最快明年首季在《選擇》月刊公佈被定罪的賣假藥店舖名稱,以收阻嚇作用,並計劃與科研機構合作化驗假藥有否不良物質,供法庭參考,以加重刑罰。
不排除屬集團式經營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行動)課監督連順賢接受訪問時指出,本港常見假藥包括醫治陽痿、脫髮、減肥、止痛、止咳、止肚痛的藥物、藥油及止痛藥膏等。所有假藥並非香港製造,相信是由內地及印度等鄰近地區以貨物或小郵包等偷運來港,今年撿獲假藥值495萬元。
內地人來港買藥已成趨勢,灣仔、尖沙嘴等地區成為賣假藥黑點,海關不排除部份賣假藥的店舖是集團式經營。市民購藥是希望有效治病,若買到假藥,會阻延醫治,為打擊這不法活動,海關將與消委會合作,於《選擇》月刊公佈被定罪的賣假藥店舖名稱,預計最快明年首季推出。據了解,消委會會同時研究將相關資料上載其網頁,供本港和內地消費者查閱,細節有待商議。
擬化驗假藥搞清成份
連順賢承認,雖然賣假藥重犯的人不多,但不排除有前科的不法分子「搬竇轉名」繼續經營賣假藥。他又表示,至今雖無發現撿獲的假藥含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成份,但海關計劃與科研機構合作,深入驗測撿獲的假藥是否含有其他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的物質,供法庭參考,「現時我哋只會拎啲假藥畀政府化驗所去驗有無水銀等重金屬,但就無檢驗啲藥有無其他成份,如果發現有其他不良物質,就可以畀法官參考,加重刑罰。」
同時,海關會加強與中西藥業界交流情報及執法,包括打擊冒牌西藥的「飛鏢」行動及針對冒牌中成藥的「箭頭」行動,由業界派人到懷疑賣假藥的店舖「放蛇」,08年至今年首11個月,共成功偵破29宗售賣假藥個案,共拘捕65人,撿獲總值31萬多元的假藥。根據法例,賣冒牌或假藥最高可判入獄5年及罰款50萬元。
市民防買假藥注意事項
‧真藥包裝盒的防偽標籤清晰,假藥模糊
‧不少真藥附有批次編號供查核,假藥欠奉
‧有疑問可向藥廠或代理查詢
‧買藥前可上藥廠網頁查核防偽資料
‧光顧有信譽藥房
‧買藥時保留註明店名、藥名、購買日期及價錢的單據,有問題可追究
資料來源:香港海關
海關打擊冒牌藥物數字
年份:08年
案件:62宗
撿獲藥物:106,089件
撿獲藥物總值:376萬元
被捕人數:110人
成功定罪案件*:52宗
年份:09年
案件:61宗
撿獲藥物:98,794件
撿獲藥物總值:332萬元
被捕人數:68人
成功定罪案件*:25宗
年份:10年1-11月
案件:50宗
撿獲藥物:209,897件
撿獲藥物總值:495萬元
被捕人數:41人
成功定罪案件*:19宗
*因調查或排期聆訊需時,部份成功定罪個案未必為同年調查案件
資料來源:香港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