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宣佈加息0.25厘,A股昨日來個先急升後急挫,港股今日復市料會受壓,入市策略維持保守。
上證指數昨挫1.9%,A股皖新傳媒(601801)逆市而升9分,報15.50元(人民幣.下同),內地傳媒業正處於整合階段,市場睇好。皖新傳媒的一位主要股東,是本港上市的新華文軒(811)。
新華文軒持有皖新傳媒7.79%股權,約6232萬股,每股成本2.98元,截至今年6月底,這筆投資的公允值變動有4.9億元進賬,其時皖新股價不足11元。以昨日收市價計,這批股份的公允值應有7.8億元進賬,較中期時又大增59%。
集團所持的皖新傳媒總值約9.66億元,折約11.27億港元,單是這一筆不起眼的投資,已相當於集團總市值(連內資股)51.76億港元的21.8%。這批股份禁售期將於2012年2月底屆滿,屆時可套回大筆資金。
提到資金,新華文軒是少數坐擁大量淨現金的上市公司。半年結時,集團手頭淨現金約22.28億元,折約26億港元,相當於總市值的5成多。中期後集團有重大發展,動用12.55億元收購母公司全線出版業務,手上仍有淨現金9.73億元,在加息年代,現金多自然有利。
進軍上游明年豐收
除了資產豐厚,新華文軒的發展潛力亦值得憧憬。集團本來從事出版物的發行和零售,亦發行教材和教輔。今年6月,集團收購母公司旗下15家出版公司,擴展上游業務,連接出版與發行兩個行業,發揮協同效應,業績將會飛躍發展。母公司保證所收購的目標公司於2010年至2012年的平均每年盈利不少於1.12億元,相當於集團去年盈利3.58億元的31.3%。
集團中期賺1.83億元,上述收購已於8月完成,新業務部份收入應可入賬,加上原有業務的增長,預料全年賺4.4億元,增長23%,每股盈利折約0.45港元,PE不過10倍,明年出版業務全面貢獻,預測盈利增長4成,預期PE將大降至7.2倍。
值得注意的是,集團的全名已改為新華文軒出版傳媒,反映集團銳意把握國家加快發展和振興文化產業的機遇,通過產業鏈的橫向擴展超越主業,進軍文化傳媒等行業,不會就此停步。
買賣策略:4.65元或以下買入,目標5.50元,跌破4.40元止蝕。
邱古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