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透視:雙贏局面變零和遊戲 - 李大同

環球透視:雙贏局面變零和遊戲 - 李大同

在2008年金融海嘯、2009年環球經濟開始出現復蘇嫩芽、2010年出現的不確定性,令投資者猶豫不決。展望明年,後海嘯出現的問題已改變國際政治生態,由各國各取所需的雙贏局面,變為零和遊戲。在經濟發展勝於一切的前提下,沒有國家樂見自己的貨幣升值,令貨幣議題蓋過股債市場,成為明年焦點。
冷戰過後,「全球化」踏進世界舞台,各國在互相合作下獲得一定程度的滿足:美國繼續擔當全球大阿哥角色,歐洲一體化令歐盟繼續擴張及繁榮,中國及印度則進行改革,與全球進行貿易,努力擺脫貧窮,並在現今世界佔據重要一席位。
然而,環球金融危機過後,歐美國家的經濟陷於水深火熱中,新興國家則擔心西方國家的拯救經濟計劃,會危害其相對脆弱的經濟體系,於是發達國與發展國的摩擦漸漸增加。
我們已可看到,美國開始懷疑冷戰後展開的世界秩序,是否依然適合自己;歐盟處處表現出防衞態度,保護主義及反移民情緒高漲。這將導致過往以實務合作為首的國際政治關係發生變化,取而代之是大家各不相讓,是明年一個顯而易見的現象。

各國貨幣戰成明年焦點

以現在全球最重要的中美關係來說,兩國關係因貨幣爭拗而轉壞。美國大部份經濟師均認為,中國操控人民幣滙率,令貨幣價格長期過低,致使美國無法解決失業問題。即使中國明年繼續容許人民幣小幅升值,仍然不能平息美國,尤其是國會議員的怒氣。
作為美國最大債主的中國,亦指摘美國量化寬鬆政策使美元貶值,令中國巨額外滙儲蓄蒙受損失。
兩國劍拔弩張,美國議員最終要求對中國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總統奧巴馬為了令自己能順利在2012年連任,很有可能會允許貿易保護方案成為法案,令中美兩國脆弱的策略性夥伴關係霎時冷卻下來。其他國家將設法依樣葫蘆,壓低本國貨幣令出口業成為經濟增長的引擎。
金融海嘯後,我們曾看見各國領袖在二十國集團(G20)峯會上團結一致,為拯救全球金融系統攜手合作。異常活躍的法國總統薩爾科齊明年將擔任G20主席,銳意促成國際間合作,透過這次機會增加其政治籌碼名流千古。可惜的是他的如意算盤將難以打響。
李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