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朋友電郵:手術後過去兩個多星期得着最深首推留在家中休息,突爾發現已忘記多久連續整個星期在家中生活,吃屋企飯還肯定每天晚上兼午睡足足8至10個小時睡眠。
覆診當天跟同往家人朋友吃點心午餐,感覺奇特,味精、油、鹽、糖,特別敏感。吃着一切味道過濃的街外食物大半生,偶爾回家吃一餐半餐屋企飯根本已分不出誰濃誰淡,味覺混亂。
晚上再往外吃一頓豐富西餐,只見食量大大倒退,什麼都吃不過一口兩口難似過去開懷大嚼。事實我們每天進食量遠遠超過身體所需及承受水平,食慾不因求生,身體變成一種歡度美食節目的戲台,每天承受各式食物歌舞昇平持續亢奮,不要說味道的濃淡,根本飽餓的敏感度早已超越生理正常反應。長時間以來,不少朋友跟我相同,忙碌的一天從早晨一杯咖啡或茶開始,午餐可免則免,晚上因稍別工作崗位卻超量大吃大喝以平衡繁重營生的情緒。大多數人都清楚每天最重要早餐、午餐;晚餐吃得輕吃得清便好,跟我們了解晚上午夜前上牀入睡對身體較好的信條知而不行、難行都相同;健康一天比一天走下坡付諸流水。
他們多年前便告誡我慢點慢點,將生活速度調慢……點!
但年復年;步伐只見快,更快;與慢朝相反方向大逆進。身體出亂,首先感受慢在無可奈何潛入節奏,不再是你個人意願;脗合我德國朋友Inge早年勸諭:Findawaytosayno,Ifnot;Noisgoingtofoundyou!
不是向自己說不,而是向一切傷害自己的人事物說不,調整生命生活調子規律……稿子進行中收到朋友轉發短信:我們在上海生活的好友,「拼命三郎一號」昨天中風入院治理;說我衝說我拼,跟朋友水平相比仍有距離,大家見我壯,說相互祝願健康快樂之際卻殺出一直提心吊膽好友的惡消息,大家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