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多年來種落供求失衡的惡因,在2010年大量游資湧港的催化下,產生樓市泡沫不斷脹大的惡果,雖然政府已多次出手試圖遏止,奈何都是隔靴搔癢,即使11月中推出被認為是辣招的額外印花稅,效力也維持不到1個月,根本完全難阻大市升勢。業界相信政府在2011年仍會繼續出手打壓樓市,但預期樓價依然上升。
一日不加息 樓價難跌
中原地產港澳總裁黃偉雄表示,政府在2010年已經不斷出招壓抑樓市,惟不能改變樓價上升的大方向,預料政府2011年將會不斷推出壓抑樓市措施,以拖慢樓價升勢,但新招未能改變樓價向上的方向,預計明年整體樓價仍可上升10%至15%,只是成交量減少約14%,至14萬宗。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認為,雖然政府可對樓市再加強行政干預,但相信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供應。
仲量聯行國際董事曾煥平指出,本港經濟依然良好,低息產生的低成本環境,繼續吸引用家及投資者入市,故預期2011年樓價仍會趨升,除非環球經濟再有突變。世邦魏理仕大中華區資深董事總經理余錦雄直言,受制聯繫滙率,加上中國經濟強勁,故本港利息一日不加,樓價也難跌。
對於樓價高企,其實市場於07年已要求政府出手調控,至08年中金融海嘯爆發才令聲音稍歇,但僅約半年,樓市又再恢復動力,而且彈力驚人,惟政府一直視若無睹。而促使政府出手遏市,是源於特首曾蔭權於09年公佈施政報告時指「豪宅樓價不會影響民生」,「4000蚊一呎(住宅)仲有好多。」市場爭論升溫,同年政府首次出招,降低樓價2000萬元以上住宅的按揭成數,但作用不大。
年內五度出招 僅隔靴搔癢
政府有見樓價持續上升,在2010年的2、4、8、10及11月曾五度出手,招式也層出不窮,但就總體予人「冇料到」的感覺,成效不彰,甚至令市場更興奮,就算2010年11月拋出殺傷力較大的額外印花稅,以及進一步收緊按揭成數,市場成交價及交投量也只是略為窒步,實無阻樓價過去一年的猛烈升勢。
2010年政府出招後樓市變化
2月
措施:財政預算案提4招,如主動推豪宅地、推限呎地及增加2000萬元以上豪宅物業印花稅至4.25%等
成效:樓市平穩發展
4月
措施:政府推出9招12式,規管發展商賣一手樓手法及秩序
成效:樓市初時較靜,5月底開始轉熱
8月
措施:再推3招14式,限樓花摩售、降1200萬元豪宅按揭成數至六成,及暫停九成以上按保、再推3中小型住宅地拍賣及增加來年度供應
成效:因預計施政報告或有辣招出台,市場抱觀望,交投放緩
10月
措施:施政報告提出未來10年,每年約2萬伙私樓供應、推出先租後買的置安心計劃、定出規管發水樓內容及日期、將物業從投資移民計劃中剔除,以及成立督導會研立法管賣樓
成效:市場認為報告「冇料到」,刺激樓價及交投繼續上升
11月
措施:政府推三辣招,住宅兩年內轉售會被徵收5%至15%額外印花稅、取消延交印花稅申請、收緊非自住物業按揭成數統一為上限50%等
成效:市場即時出現撻定個案,整體成交量下跌,部份業主叫價態度放軟,市場錄得部份減價成交,但不足1個月,價量開始回升,甚至再現新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