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間,本地攝影成風,玩舊相機、玩鏡頭、玩單反機的人幾何級倍增,人人都手執一機,甚麼也影一通。今年香港攝影節2010接近尾聲,其中《碧海.藍天.穹蒼》展覽展出本地攝影人的潛水、天文和觀鳥攝影作品,每張都記錄下港人肉眼無法看到的一面,帶出環境保育的信息。
文:金麥基
攝影:梁細權
相機潛行四大洋
八十年代入攝影行的陳志威Diamond,二千年後才開始玩潛水攝影,現今已去勻四大洋,由西貢海下影到馬來西亞,05年Diamond更曾在國內訓練即將參與南海一號考古工程的水下考古人員。不過很多人卻覺得香港海域沒有靚景,現職商業攝影師及PADI合格數位水底攝影專長教練的Diamond表示:「這想法一半對、一半錯,香港也有具欣賞價值的海底生態,例如東平洲、海下、赤洲,那兒有很多珍貴珊瑚,最深可潛至20米。至於價錢,入門級一部普通相機加個潛水用的機殼已經搞掂,機殼約三千元;另加一身潛水裝,萬多元就可入場了。到專業級才開始昂貴,要打燈拍攝生物一支燈數千元,另加一組支架伸向前方,但這支架費用按逐粒螺絲收費,埋單要五位數。」現時龍友的專業相機連鏡頭,何止一萬,只不過鏡頭瞄準的來去是o靚模而已。Diamond說:「很多愛攝影的人其實沒有耐性,他們只想捕捉一剎那間影像,獲得快感。不過水底攝影則不同,你可能花一星期就是等影一條小丑魚;天文、觀鳥攝影要花的時間和耐性更甚,技巧更複雜。例如水底打燈就很難,因為水底多微粒,會反射光線,令影像一片白色朦朧。不過跟拍攝人像不同,眼前的魚群沒有造作表情,潛水攝影的過程就算沒有收穫,也可感受水底的寧靜,是很減壓的旅程。」十年來,Diamond用在潛水攝影的費用,連器材、交通費和訓練,約50-80萬。在香港,他更擁有自家水底攝影Studio,拍攝婚紗人像照。「在水底攝影,運用內反射原理,水面會反射水底倒影,我那一輯水底的人像照就是這樣拍攝的。」
維港海底是甚麼
除了蛙人,似乎誰也沒機會在維港潛水,究竟維港海底會拍攝到甚麼?Diamond曾負責維港海底的維修工程,他說:「海底除了淤泥亦有極少魚仔,不過絕不能捕魚,因為那些魚是吃垃圾的。香港水質差,潛水時我們近乎面碰面才見到對方;每次帶學員在西貢附近潛水,我都叮囑他們不要一上水面就除下面罩,因為可能會吞下海面油迹或遊艇排放的垃圾。」潛水多年,凡事安全第一,攝影第二,「在香港潛水最危險是海面的快艇,而不是有毒生物如水母,不幸給螺旋槳擊中就糟了。在外國潛水前,還要熟讀海洋生物資料,譬如顏色鮮艷的藍圈墨魚,一接觸到牠的毒汁就致命。我們只拍照和觀看,嚴禁觸摸生物,一是為自己安全,二是為保育生態環境。現在外國常討論自然生態攝影的界線,究竟攝影者應跟生物保持多少距離?全球暖化,珊瑚白化,海底生態每況愈下,以前在詩巴丹見過一隻有12人圓枱大的海龜,如今重遊僅變成2人枱般大小。」展覽中還展出了珊瑚、寄居蟹,更有駭人神秘的鯊魚。Diamond表示:「潛水拍照時經常會影鯊魚,其實並不危險,海中有很多魚任牠吃,除非是用三文魚肉引牠,否則牠也不游近你。不過,你不要在海中小便,因有研究指尿液的氣味跟血相似,會招惹牠們攻擊。」
肉眼觀不到的香港
香港攝影節2010由香港攝影文化協會舉辦,《碧海.藍天.穹蒼》展覽包括潛水、天文和觀鳥攝影作品,將於12月31日閉幕。觀鳥攝影作品由香港觀鳥會成員提供照片,記錄世界各地雀鳥百態和生態寫照,當中有很多是極罕有的受保護雀鳥。而天文攝影者的作品由香港天文學會成員提供,經長時間拍攝,記錄下來的宇宙奇觀非肉眼所能見。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查詢:2777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