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出現劣質壽司,但優質壽司製法其實大有學問。在港開設壽司店的阿春師傅表示,飯團上面的材料,是整件壽司的靈魂,惟有採用新鮮時令材料,壽司才算美味,飯團和材料整體比例也要6:4,材料長約8厘米,頭尾剛好觸及碟面,才能做到「一口壽司」境界。
優質壽司最理想做法是在壽司店即場炮製材料,鱲魚、章紅魚、金鼓、象拔蚌和龍蝦等海產都直接運到壽司店宰割,其他便要由飛機從台灣或日本雪藏進口,材料製作時需保持0至2℃,食客入口時則約4℃至5℃,壽司才能鮮美。食家李純恩也說,材料要新鮮,更進一步是選最好的部份,像藍鰭吞拿魚最好吃是「拖羅」魚腩部份。
食客想知道材料是否新鮮,可觀察肉身是否光滑,油脂是否豐富,肉質是否結實,若材料表面有水份,便可能是過度雪藏貨品。壽司醋和醬料會由師傅自行調製,米水比例也要按米質調教。師傅每切完一種材料,便會用毛巾把砧板和刀抹淨,換掉毛巾後,便用冰水徹底洗手,避免體溫破壞材料質素。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