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幾日便到大除夕,人一世物一世,總要幹些難忘事。新一年想必有個好開始,約大班朋友或情侶二人,登山觀日,迎接二零一一年一月一日第一個太陽,夠晒好意頭。戶外地區天氣不穩,唔想「凍僵」成為全城笑話,請必備垃圾膠袋。
記者:符樂
攝影:王文忠、林栢鈞
Model:Mokun、Licole@UrbanMuse
鳴謝:行山王
發揮露宿者智慧
誰說「欺山莫欺水」?依我說,「山」同樣不可欺,早陣子「9位凍僵的少年」事件,正好說明疏忽大意的登山者,大有人在。雖然觀日迎接太陽看似暖笠笠,但也別少看清晨的郊野,萬一遇上寒流,而又沒攜帶足夠衣物,不起眼的隨身物件也許大派用場。前鋒會戶外技能導師歐陽文暉謂:「露營人士很多時會自備垃圾袋,既可鋪地墊枱,又可清場執垃圾。遇上強風時,只要拿出厚厚的黑色大垃圾袋,於末端剪出小洞,讓頭部穿過,便可作風褸之用,達至保暖功效。」他認為,若強風持續,應撤出空曠高地,到叢林及有樹蔭的較低位置避寒。除了垃圾袋擋風,常見露宿者以紙皮和報紙當棉被,這種露宿者智慧於山嶺上亦大派用場。厚厚的報紙可被身作擋風工具,「濕,最容易令身體寒上加寒,報紙墊地而坐,可吸去地上寒氣及清晨時分的霧水,令身體保持乾爽。如衣物被沾濕更應第一時間更換。」其實,適量的雨具是登山者的必要裝備,雨具不一定是雨傘,而風大時亦非可撐傘;相反,雨衣或風褸這類滑水衣物,已足夠抵擋細雨朝露。
正確禦寒法
薑茶驅寒回暖
做好防風措施後,要迅速令身體回暖,熱飲是最快方法。山藝教練梁梓浩謂:「在寒冷天氣下,任何熱飲對身體都有好處,當中,以朱古力為佳,其高熱量有助身體回暖及恢復體力。中式飲料,如薑水或茶,亦具驅寒作用。」山高風大,生火非易事,新式的火爐設計,本身已具防風功能,即使不加防風板,也能輕易煲水。不過,梁梓浩提醒登山人士,郊野公園內,只准在指定場地,如燒烤或露營地點內生火,其他地方生火即屬違法。他建議登山者自備暖水壺,現在市面上有些不用生火,採用化學原理便可自行發熱的罐裝朱古力、咖啡,只要按罐底圓掣,輕搖,約3.5分鐘,飲品便達65℃,即飲不燙喉;6分鐘後它更可高達80℃。食物方面,熱食以麪、粥、麥片等暖身最佳。煮麪期間發出的蒸氣,更可讓登山者未吃先暖。其他輕便的食品亦務必高熱量,如朱古力及燕麥條,保暖效果雖不及熱食,但勝在方便又可為身體提供能量。
食物供熱量
暖包貼後腰
坐定定等日出,身體熱能散得快,梁梓浩說:「天冷登山,許多人會穿厚襪或手套來保暖,但他們往往會忽略頭部。頭部最常暴露,散熱快,保溫最為重要。」他建議登山者無論下雨與否,都務必戴帽。登山用的帽子內有保暖層,外層可擋風,而普通冷帽雖外表美觀,但多洞易透風,禦寒效果欠佳。愛美人士,可選擇內層加防水防風透氣薄膜的冷帽,帽子應長及耳朵,為頭部提供最好的保護。除此,頸部連有大動脈,頸部暖和可連帶體溫上升,所以同樣重要。一般頸巾護頸已可足夠,若沒頸巾,以手巾或毛巾包頸亦可。曾任多年毅行者工作人員的陳小姐教路,近年流行的暖手包體積小,於山嶺即使雙手緊握,「暖意」薄弱;暖身貼面積較大(約15×10厘米),溫度可維持約10小時,貼於背部近腰位置最能保暖,但緊記須貼在衣服上,切勿直接用於皮膚,以免燙傷。
防凍衣物
低溫症症狀唔明顯
0℃露營的9位少年中,部份出現低溫症,更有神志不清、抽筋等症狀。有多年毅行者經驗的外科醫生鍾錦文說:「嚴重的低溫症可令心跳停頓及死亡。人體的正常體溫為37℃,35℃便會出現輕微低溫症,30℃以下便是嚴重。」低溫症可令身體機能下降,影響正常活動,症狀如反應遲緩、口齒不清、暈厥甚至失憶等。由於低溫症症狀不明顯,且會突如其來,故無法自行檢測,即使打冷震,已是身體感到寒冷、肌肉收縮發出的訊息。反觀凍傷多是局部的,在極地遇險,凍傷可讓手指末端、耳、鼻等外露部位變黑及脫落,但這種情況幾乎沒可能在香港發生。鍾錦文建議登山人士,於野外感到身體不適,應立即撤退及求診,切勿強行忍耐。「在惡劣環境下,首要保持身體乾爽,其次吸收高熱量食物,如情況許可,更應立即到室內或擋風地方躲避。」
1月1日日出預測
時間:早上7時09分
方位:東南偏東
氣溫:10-16℃
*資料來自香港天文台
5大觀日靚位
事實上看到太陽的地方便可觀日,但要登山觀日,可分露營及行山兩種觀賞日出法,露營者可於日出前8至12小時前到達,率先霸個靚位,但須注意並非所有山嶺都可紮營。選擇行山者,可因應地點於日出前4至6小時出發,只須帶糧水、衣物,以輕巧為主。綜合多位登山愛好者意見,選出全港5大觀日之最。
最具人氣 鳳凰山
由於香港最高峯大帽山山頂為發射塔,遊人無法到達,故第二高的鳳凰山長年成為人氣觀日之選。在山頂可見太陽從雲海間升起,但梁梓浩指鳳凰山多霧,觀日不易,但正因為「鳳凰朝日」機會不多,反而吸引遊人屢敗屢試。
紮營:不可
路線1:從伯公坳(上鳳凰徑第三段)步行約4至5小時
交通:由東涌乘巴士或的士到伯公坳
路線2:從昂坪步行約2小時(到達山頂的捷徑,但地形險要)
交通:由東涌乘23號巴士或的士到昂坪總站下車
貼士:昂坪設有青年旅舍,可於前一晚在此留宿
最易到達 萬宜水庫東壩
可乘的士直達,亦可由北潭涌步行而入,適合一家老幼,可順道遊覽附近的「六角岩柱群」。
紮營:不可
路線:於北潭涌沿麥里浩徑第一段步行至東壩,約3小時
交通:從西貢乘94號巴士至北潭涌或直接乘的士前往
最浪漫 鹹田灣
鹹田灣有沙灘海景配旭日,還要背靠山巒,最適合情侶在沙灘紮營。附近還有一間小士多提供簡單補給。
紮營:可以
路線:由赤徑碼頭經大浪坳至鹹田灣,步行約1.5小時
交通:於黃石碼頭乘街渡至赤徑碼頭,船程15分鐘
最近市區 石澳龍脊
龍脊是港島區最有名的行山徑,在這裏觀日可俯瞰石澳小屋及附近小島嶼。從土地灣登上龍脊只需30分鐘,筲箕灣亦有小巴到土地灣及大浪灣。
紮營:不可以
路線:土地灣步行龍脊看日出,再前往大浪灣,約2小時
交通:從筲箕灣乘9號巴士或小巴至土地灣
最視野 東龍島
「東龍日出」是無遮擋的270°
景觀,且島上地方廣闊,多處都能目睹旭日,還可參觀炮台和石刻,但因前往的街渡只於星期四、六、日及假期行走,要觀日便要星期四到達。
紮營:可以
路線:從西灣河乘街渡至東龍島,下船後步行15分鐘
交通:12月30日開往東龍島街渡只有西灣河林記,船程約30分鐘,鯉魚門三家村不會開船
Q&A 低溫症頸腋置暖包
Q:記者 A:梁梓浩
Q1:看日出是否以露營為佳?
A:視地點而定,若以登山形式,於清晨時分出發,裝備可較輕盈。
Q2:在山頂可以生火煲熱水飲用嗎?
A:郊野公園內,只准許在漁護署指定的場地生火。
Q3:若懷疑出現低溫症應如何處理?
A:在情況許可下撤退及求診,及於頸部、腋下、大腿內側置保暖包。
Q4:天氣寒冷是否不宜戶外活動?
A:否,若準備充足,即使零度都可登山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