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多人不怪,但聖誕過後面對10個相架20個水杯,的確令人滴汗!尤其在公司的party大抽獎、朋友間交換禮物得來的「戰利品」,合心水的少之又少,與其把它們掃入櫃底,不如為它另覓出路。轉送、出售或拿回店舖退換,總好過增加堆填區的負荷。送禮的,又如何避免一番心意變成人家的煩惱?
記者:蔡慧敏
攝影:王文忠
Model:Reila@starzpeople
消滅禮物四大招
綠色團體環保觸覺於12月初訪問了470名市民,25%受訪者指去年收到的聖誕禮物中,有一半以上「不喜歡」或「可有可無」的。當中有63%表示會將它們「閒置在家」,而選擇「丟棄」的也有22%!被閒置的年期,有55%長達1年以上,簡直連租都蝕埋!若你今日有大堆失寵禮物要清理,快來學習以下四大招式。
第一式 原店折返
連鎖店和百貨公司大都設有退貨或退款服務,奈何連單帶貨送禮的人少之又少。部份名牌如Gucci和agnèsb等會附有giftcard,讓收禮的可換取自己的心水。值得注意的是換貨要快,無論期限是7日或30日,有心人可能一早已買好禮物,不容你心大心細!若可退款,也要注意送禮的可能以信用卡付款,款項直接存入對方的賬戶,屆時場面將十分尷尬!
第二式 變賣
如何在ebay、yahoo上變賣剩餘物資,方法不贅。香港不流行與左鄰右里搞周日市集,但「夜冷店」倒是有的。由廣告導演林世昌創辦的「環保媽媽」專門收購兒童用品,與網絡上討論區發帖求售不同,實物當前,單是嬰兒車就有幾十部列陣讓你慢慢揀!而賣家亦可一次過清理大批物資,不用與個別網友周旋講價,回收價格視乎物件的狀態而定。店內的貨物亦經過清潔、消毒、維修才出售,有部份更是全新的公司貨尾。
第三式 轉贈慈善機構
樂施會和救世軍都是人棄我取的機構。樂施商店位於怡和大廈,定期捐出物資的也不乏城中名太,大多數是名牌衣飾、鞋屐和手袋。每年6月和11月的「名牌周」更標榜以市價一半以下散貨!當中有不少是全新、未剪牌的。樂施會的義工何太表示連皮草都有,但由於難以處理才拒絕接收。「禮物不會在聖誕後立即送來,通常都是執屋時一次過清除。不合身的衣物、抽獎禮物最多。年尾本來就是執屋的季節,收到的物品自然較多。」
第四式 借花敬佛
轉贈禮物看似順手,其實最考心思。農曆新年期間,三姑的曲奇餅換過花紙後可轉送六婆。但相架、燭台、水杯這些東西看似大路但款式不一,應避免轉送給同圈子的朋友或親戚。來自澳洲的NeilG.曾把一樽香料轉送舅父,樽底還寫上了自己的名字。事隔5年,這樽香料竟送到細佬手中!原來該瓶香料在過去數年間已於阿爸、表弟和爺爺之間流傳!網上有大量人家轉贈禮物瘀爆或窩心的經驗,認真搞鬼!
http://www.regiftable.com/
被嫌棄的高危分子
二手心意不失禮
環保觸覺的調查又發現,有65%的受訪者希望收到「實用」的聖誕禮物,「有心意」的也佔56%,「值錢」只佔6%。既然大家都「講心唔講金」,不如打從選購時就避免讓禮物變成垃圾。水杯、相架和毛公仔太行貨,擺設和首飾喜好又太個人化,可免則免。另一方面,借花敬佛被識穿了可能會造成尷尬,但明刀明槍以二手物品相贈,從環保出發反而添上幾分誠意。林世昌本身育有兩女,當年因為收到妹妹的四手嬰兒車,發現仍相當新淨,便萌生「環保媽媽」的念頭。現時收集的由衣物、床仔、餵奶用品和玩具都有。他說:「對細路而言,二手與否、是否有包裝其實不重要,只要小朋友未玩過的,就是新鮮。」他認為,客人對二手禮物的反應也相當正面:「送禮最緊要實用,少一點包裝。加條絲帶,小小心思,讓人覺得不是周街執回來的就好。」他的熟客中也有不少是因為喜歡循環再用的概念而常去尋寶:「玩具之中有些是版貨的,試過有客人找到蝙蝠俠的陳年figure,好開心。」今年聖誕他們更撥出100件玩具,以隨緣樂助的方式出售。
消滅禮物地
環保媽媽: http://www.eco-mama.org/
樂施會: http://www.oxfam.org.hk/tc/theoxfamshops.aspx
救世軍: http://www.salvation.org.hk/Chinese/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