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寶在今屆亞運會奪1金1銀兩面獎牌,獲頒贈60萬元獎金,換言之獎牌價值十分清楚,金牌40萬,銀牌20萬,獲獎固然風光,可是並非每一個運動員都能夠拿到獎牌的,香港的非金牌運動員退役後又何去何從呢?
最近一宗法庭新聞,讓人感慨萬千。前划艇選手,現年27歲的陳學殷涉嫌勒索72歲富商300萬,經審訊後法官裁定表面證供成立,押後宣判。我對案件好奇,但對陳學殷毫無印象,在維基百科中找到的資料只有:「1998年,陳學殷年僅15歲,便代表香港參加在曼谷舉行的第13屆亞運會,在女子雙人划艇獲得第4名。之後,陳學殷先後於2000年參加亞洲划艇青年錦標賽,以及在2001年參加第4屆亞洲室內划艇錦標賽,分別奪得女子4人無舵艇及公開組4人混合賽銅牌。」
寥寥數行簡介,可以見得陳學殷的運動員生涯不是十分出色,01年之後再沒有任何相關消息。案情則透露,05年陳學殷於酒樓做侍應時認識富商,即獲富商送上5萬元作為見面禮,其後富商聘請她為公司職員,月薪8,000,富商私人再給予她1萬元,半年後,陳懷有男友的骨肉,由於冇錢結婚,富商又送上10萬元作賀禮,直至今年陳的婚姻失敗,才與富商開始有性關係以及勒索案件的產生。
不懂得如何在當中劃線,阿寶一面亞運金牌等於40萬,拿不到獎牌的陳學殷在職場上只值8,000元,若果真的要在中間加一個等號,就更讓人心酸了,誰不懂得講「人面對困境要自強不息」那種論調的話,不敢想像若我是陳學殷,27歲便要經過婚姻失敗,當上單親媽媽,面對逼人的生活,在金錢的誘惑下,如何把持不受引誘?真係談何容易,始終,人要衣食足,才知榮辱。哎!
文:盧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