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九十年代,大批港人害怕回歸,掀起移民潮。同一時間,一批無家可歸的異鄉人亦於此際告別香港,他們同樣因對共產政權感到恐懼而離開家鄉越南,投奔怒海,只為生存;為尋求機遇,再離開香港。「北漏洞拉,木整塞妹」,越南船民問題令港人忘不了;而離開香港近20年的越南人,又何嘗忘得了這個讓他們重生的家?
緬懷新秀營點滴
2010年即將告終,30名於九十年代初離開香港的越南船民,從加拿大、澳洲、美國等地返港,獲基督教勵行會協助,於當年入住的新秀越南難民營前緬懷過去。這個位於啟德的前皇家空軍基地,因船民潮改建成禁閉營。營內教育、康樂、醫療等服務由志願團體提供,禁閉營則由懲教署管理,直至98年關閉。
重臨舊地的35歲Chris說,1979年一家四口坐了十多天船來港,曾入住位於屯門及深水埗的禁閉營,一年後搬往仍屬開放營的新秀。懂廣東話的他生活不難適應,「最記得聖誕,老師會帶我哋去尖東睇燈飾,個海景好靚,學校又會搞fashionshow,好難忘!」
Chris於1992年移居美國洛杉磯,現從事資訊科技工作。對4歲已離鄉別井的他來說,香港才是他的hometown,「我喺度學到好多嘢,好似中文、英文,咁多年都冇返過越南,呢20年我返嚟香港3次,每次都要嚟新秀呢度回憶下」。
電訊工程師Stanley10歲離開家園,父親有一隻大船,舉家坐駁艇過船時出了意外,23人全部墮海,不諳泳術的他幸得家人救起,「為咗自由同良好教育,要搵命博」。他不懂中文,20歲才學中四數學,但老師待他很好,會帶他去海洋公園及露營,「當時生活好harsh,但係幫我成長好多」。他1992年移居澳洲,2001年帶新婚妻子返港度蜜月。
籌備4年的重聚活動,除一眾越南朋友參與,還有當年的恩師,包括著名節目主持人陳永業,他當年很年輕,只較越南學生年長一兩歲,靠同理心獲得學生信任,「佢哋受盡歧視,我教佢哋要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