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腺偶發腫瘤貿然開刀五成人會死

腎上腺偶發腫瘤
貿然開刀五成人會死

【本報訊】良性瘤、惡性瘤,人生在世尚要面對一種「功能性良性腺瘤」,不好不壞、無益無毒,不過「自把自為」在身體分泌荷爾蒙,令「主人」頭痛、心悸、血壓高,一句到尾「周身唔舒服」;內分泌科專科醫生提提你,這種腎上腺偶發腫瘤雖然看來本性「善良」,但仍需要切除,而且切除前要做足評估,隨便開刀有五成機會「一命嗚呼」。
記者:張嘉雯

今年58歲的潘女士,十多年前到內地旅行,朋友一窩蜂在樟木頭做體檢,潘女士也「唔執輸」,「我本來都唔想去驗嘅,但啲朋友個個都話好,咁我又跟住去囉,點知個個都冇嘢走得,係叫住我:喂喂喂,你有啲問題唔走得」。
內地醫護人員在她電腦掃描中發現她右邊腎上腺有一個5厘米乘4.7厘米的腫瘤,建議她割除,她慌亂中決定回港再檢查,確定患上腎上腺偶發腫瘤。

上壓突升出血性中風

潘女士的主診醫生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馬青雲教授解釋,這種瘤分良性和惡性,惡性者故然是指癌症,所謂良性瘤,卻原來分為「非功能性」和「功能性」兩種,前者無害,後者卻會自行分泌多達四種腎上腺素,令人出現高血壓、膽固醇過高、鉀偏低、心律不正、肌肉無力等症狀,最危險的一種會分泌兒茶酚胺,可令上壓突升至200,令患者出血性中風,潘女士患的正是這一種。
「呢種瘤係好危險,貿貿然做手術或者檢查時㩒得大力啲,都會刺激個瘤分泌多啲腎上腺素,令血壓突然飆升。如果冇適當藥物控制,手術中途致命嘅機率係50%。」潘女士得悉真相,大呼「好彩」,慶幸自己沒有倉卒在內地做手術。
醫護人員安排潘女士服用特殊藥物兩星期,令血壓回復正常,再讓她接受手術。
潘女士直言過往經常突發性頭痛,但沒有在意,「以前心急追巴士,一坐上巴士就會痛,好似針拮咁好痛,試過痛到瞓唔到覺,做腦掃描又搵唔到病因,食頭痛藥又食到暈」。她割除腫瘤後,病徵統統消失。

位於腹腔深處難發現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吳韻詩醫生估計,約10%人有腎上腺腫瘤。根據威爾斯親王醫院2000年6月至2007年5月統計,139名患腎上腺偶發腫瘤的病人中,八成以上為良性瘤,惡性瘤約11%;良性瘤中,近半為會分泌荷爾蒙的「功能性良性腺瘤」,由於腫瘤位於腹腔深處,可以全無病癥,大部份人是偶然接受造影檢查時發現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