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在近10年迅速起飛,成為世界經濟強國之一;而中國體育同時亦在過去10年間飛躍,在各個國際大型賽事成績驕人,巨星劉翔、姚明、郭晶晶、林丹、陳一冰等相繼湧現,中國更於08年在北京首辦奧運會,贏得51面金牌,力壓美國成為大贏家,亦確立了中國體壇的「SuperPower」地位。
中國在奧運會金牌榜「零的突破」,要追溯到1984年洛杉磯奧運,由男子射擊好手許海峰贏得。
興奮的是26年後的今天,中國已經在多個體育項目中獲得驕人的成績,並在2008年實現了百年的「奧運夢」,在北京成功首次舉辦夏季奧運會,更歷史性地贏得51面金牌,打破了中國歷屆奧運會的成績。
在眾多運動員仍處於狀態巔峯下,中國體育代表團在今年廣州亞運會,亦贏得199面金牌成績,打破了1990年亞運會的金牌紀錄,這些金牌數目,正好印證了中國在當今體壇的「SuperPower」強勢。
攻專項以趕過美俄
中國體壇能夠在短時間內急速飛躍,力壓美國、俄羅斯等體育強國。重點培訓精英項目為原因之一,體操、乒乓球、跳水、羽毛球可謂是中國的「金牌庫」。
這些項目亦一代接一代地湧現了「超級巨星」(見另文)。但要數中國體壇近10年「最威水」時刻,當然是「上海雙雄」劉翔及姚明分別在田徑及籃球上閃耀國際。
姚明打開NBA大門
劉翔在2004年雅典奧運贏得男子110米欄金牌,為中國在奧運田徑賽場上實現了「零的突破」,成為跨欄界的「天王巨星」,他更曾跑出12秒88平世界紀錄佳績,為首位中國田徑選手「跑在世界之巔」,之後他便成為了中國田徑「代言人」,贊助他的廣告商遍及國際,亦令田徑運動在國內更盛行。
而中國籃球一向未能在世界佔有重要地位,但自從身高7呎6吋的姚明登陸NBA加盟火箭後,他猶如擔當了「籃球大使」宣傳中國,除了令中國的籃球水平有所提升之餘,亦為國籃球員進軍NBA打開了大門。而且亦助NBA成功開拓中國市場,擴闊商機。故「姚巨龍」在NBA與中國體壇的成就,絕對是居功至偉。
中國體壇成績穩步上揚
2010年廣州亞運:199金、119銀、98銅(416面獎牌)
2008年北京奧運:51金、21銀、28銅(100面獎牌)
2006年多哈亞運:165金、88銀、63銅(316面獎牌)
2004年雅典奧運:32金、17銀、14銅(63面獎牌)
2002年釜山亞運:150金、84銀、74銅(308面獎牌)
2000年悉尼奧運:28金、16銀、14銅(58面獎牌)
資料來源: http://www.olympic.org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