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數今年表現最差板塊,航運股是其中之一,股價不濟並非營運不善,相反大部份都交出唔錯成績,積弱很大程度是市場睇淡明年航運業前景,不過壞消息已盡反映在股價身上,buyondips,是時候重新上船。
同船唔同命,今年集裝箱航運股大幅跑贏乾散貨船股,東方海外(316)及中海集運(2866)揚帆遠走,反觀中海發展(1138)及中國遠洋(1919)自11月見頂後,近兩個月急挫兩成,以值博率衡量,中海發展受現貨運費波動影響較少,追落後空間較大。
反映乾散貨運費的波羅的海指數11月至今暴瀉30%,前晚報1886點,與7月低位1700相距不遠,年初至今則累跌40%。本欄曾提及,波的指數很大程度被炒家借消息(如鐵礦石)舞高弄低,令指數大上大落,參考價值不高。至於更切實反映運費走勢的中國沿海(散貨)運價指數(CCBFI),本周初報1431點,較年初低20%。
運費穩鎖大客
如果仔細再分,貨種運費以糧食跌幅最大,原油及鐵礦石運費則與年初相若,煤炭運價更輕微上升,故此,以運載石油、煤炭為主的中海發展,運費實際有升無跌,股價跟大隊陪跌,算是跌得寃枉,只怪局外人不了解行情所致。
現時中海發展共有10艘超大型油輪,年底會再接收2艘,油價昨晚衝上90美元,預期明年可持續高企,對成品油運費絕對有利,且公司內貿原油運輸穩定增長,市佔率超過60%,議價能力較同業高。
中海發展另一特點是與多家巨企簽訂長期合約,客戶包括神華(1088)和華能(902),為其提供沿海煤炭運輸合同(COA),上半年履約率達90%。換言之,今年已先行鎖定明年合約價,現貨市場波動對其影響有限,不會出現如中集或中國遠洋勁賺勁蝕情況,縱未能狂加價食盡上升周期升浪,但在淡市下,卻保持一定利潤。
第四季為中海發展傳統旺季,預期全年EPS可達0.75港元,現價PE13.5倍,明年則降至11.9倍,估值合理。建議10元買入,中線目標13元,跌穿9.20元止蝕。
王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