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熱錢囤港論」早前甚囂塵上,本港人民幣業務發展步伐未有因而裹足,昨在北京述職的行政長官曾蔭權直指「熱錢問題被誇大」,人民幣業務仍會繼續發展;無獨有偶,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亦稱,現在發展人民幣首次公開招股(IPO)時機成熟。恰巧長實(001)亦擬分拆旗下內地出租物業,在港以人民幣計價招股上市。
記者:呂雪玲
消息人士稱,自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香港可發人民幣計價股份後,長實與合和(054)等多間在內地擁有業務的企業已表興趣,長和系更聘請滙豐與中信證券為其研究為旗下內地收租物業,以REITS形式發行人民幣計價股票,初步發行額逾一百億元。
特首:人幣業務續推進
不過長和系至今仍未正式向證監會與港交所呈交申請,港交所亦未就此事作回應,只重申港交所在人民幣計價股份的交易與結算已準備就緒。
投行消息指,若長和系成功發行,合和大有可能緊隨其後。此外,其他在內地擁有物業的企業,亦將成為投行找生意的目標。
據了解,長和系安排上市的內地資產,包括北京大型綜合項目東方廣場,該項目目前由長實及和黃(013)分別持有33.4%及18%的權益。消息稱,長實以人民幣計價的房產信託基金(REITS)分拆內地出租物業上市已構思了一段時間,除了基於主席李嘉誠的因素,亦因房產信託基金(REITS)投機味低,減低內地疑慮。
他估計,若進展順利,有機會成為本港首隻人民幣IPO,本港其他大型地產商,如新地(016)、九倉(004)等,未來亦會步長實後麈,以人民幣計價的REITS形式,分拆內地房地產項目上市。
有分析員表示,長實及和黃於國內擁有大量房地產項目,加上人民幣滙率變動的風險,分拆上市並取回人民幣資金,作內地未來地產項目發展之用,亦屬合理。
「不應逼人換港幣買股」
對於香港明年有機會出現首隻人民幣IPO,任志剛指出,香港要扮演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資金活動的融通很重要,舉例如IPO,內地投資者來港買股票時,不應逼他們以本身的人民幣資金兌換成港元買港股,一個國際金融中心應該要有能力,以其他貨幣作為交易的基礎,本港在這方面亦總應該要有個開始,故認為現在發展人民幣IPO,時機成熟。
中投香港董事長劉遵義亦稱,內地有資本管制,「熱錢唔係咁易入到去」。對於短期資本流動,他稱,目前全世界外滙買賣中,有95%為炒賣,是否需要如此多炒賣活動以發現市場價格值得深思。
任志剛強調,人民幣國際化符合國家利益,有關勢頭不會改變,用離岸或其他方法發展都會有風險,都要管理。
他不認為本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放慢了,指出若有人以人民幣貿易結算為名,炒賣為實,會令市場發展失控,中國多了解及監察、參加行做好把關等均是有需要的,市場亦不樂見人民幣成為炒賣工具,無論怎樣,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勢頭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