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興趣知道特首曾蔭權先生昨天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述職後有沒有吹口哨。
五年多前,當時的特首董建華先生自稱腳痛宣佈辭職下台,他的No.2──政務司司長曾蔭權被中央政府欽點接班。在得知接任特首在望後,曾先生喜形於色,一派春風得意的模樣,彷彿身在雲端中骨頭也輕了幾両,還禁不住在散步時吹口哨。
過去一年香港經濟順風順水,金融市場集資額冠全球,失業率跌至百分之四點一,經濟增長持續強勁,通脹仍基本上受控。更重要的是成功通過了政改方案,打破了僵持多年的政局。換言之,不管曾特首有沒有功勞,他今年的成績表委實不是「滿江紅」,甚至不是「光頭」(只有D或E),而是有優有良的。胡錦濤少不免誇獎他一番,曾先生因此而興奮得想吹口哨不足為奇。
但我們奉勸曾特首不要高興得太早,不要吹口哨吹的太開心,因為這些成績既不是他的功勞,也不穩陣,香港的政經局勢隨時有迅速轉壞的機會。
跟美國、歐盟、日本相比,香港在金融海嘯中受創的確不深,才幾個月就迅速反彈,經濟恢復增長動力。不過,香港經濟轉勢並非特區政府提出甚麼良方妙法,而是因為聯儲局及中國人民銀行水淹全球,向經濟體系注入數以萬億計資金。要知道香港是個國際金融中心,是遇水即生的經濟體系。當數以萬億計資金在全球流走時,香港自然可以分一杯羮,讓熱錢在股市、樓市炒上幾轉,進而帶旺其他行業及就業市場,振奮投資、消費信心。
顯而易見,熱錢游資才是經濟復蘇的動力,跟曾特首及特區政府沒有甚麼關係。只是,熱錢來得快走得更急,還可以在短時間內催生巨大的資產泡沫。一旦美國經濟開始好轉,資金便會迅速回流,利率將會回升,炒味十足的股市樓市肯定登時熄火收爐,變成陰乾格局,把實體經濟拖垮。若果曾特首繼續陶醉於熱錢帶來的好景,為此沾沾自喜,香港明年的經濟前景肯定危機四伏,他的笑臉將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
是的,特區政府的確通過了政改方案,令二○一二年政制不用再原地踏步。但是,方案踏出的只是很小的一步,真正走向雙普選,特區政府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仍要努力營造條件及環境,令各方面特別是享有政治特權的工商界明白特權不可恃,知道功能組別及小圈子選舉冇得留低。若果曾特首及特區政府放軟手腳,不加把勁推動這樣的共識,不營造有利的條件及氣氛,功能組別存廢將成為政制發展的攔路虎,令社會更撕裂,令政改更難向前邁步。
另一方面,通過的政改方案本身仍有不少未如人意的地方,方案通過的過程也具爭議性。特首及特區政府有需要在本地立法時提出補救及修改,盡量吸納反對方案人士的意見。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方案順利落實,才能紓解政治上的對立對抗氣氛。
總而言之,香港的政經形勢暗湧處處,曾特首可不要沾沾自喜,高興過頭!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