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生怕其人 死怕其墓 - 李平

盡論中國:生怕其人 死怕其墓 - 李平

異見作家劉賓雁,在辭世五年之後,其骨灰終於在北京安葬。對於這位被譽為「中國的良心」的文化界元老,中共是生怕其人、死怕其墓,容不下其「第二種忠誠」,也容不下其「做了他應該做的事,說了他應該說的話」的墓誌銘。這就是中共領導人標榜的以人為本!這就是中共當局鼓吹的和諧社會!
2001年12月,劉賓雁在美國紐約主持異見作家王若望的追悼會時曾表示:「在海外的老先生以年齡排列,蘇紹智、戈揚、李洪林、郭羅基、于浩成,司馬璐,他們沒有一個人主張以暴力推翻共產黨。沒有理由關上國門,把我們拒於國門之外。」他慨嘆:「你和我,都沒有想到,在我們生命的終點,我們年輕時為之奮鬥的理想不是離我們更近,而是更遠。」
劉賓雁提及的戈揚等六人,加上王若望和他自己,堪稱文化界「海外八老」。他們都出生於1935年之前,曾加入中共,又被開除黨籍或退黨,再流亡海外。王若望、劉賓雁、戈揚客死他鄉,其他人如今年逾古稀,在有生之年踏上回國之途的希望也越來越渺茫。

批判中共專政觸動人心

劉賓雁等流亡海外的文化耆宿之所以令中共恐懼,是因為他們在批判中共一黨專政的弊端時,比一些民運人士更鞭撻入裏、更能觸動人心,又因為他們多曾在建制內任職,其不少文章、作品曾在官方報刊公開發表,對民眾的影響更廣泛、更細微、更深遠。
儘管劉賓雁在1989年就被中國作家協會開除會籍和副主席職務,但在中國作協的官方網站「中國作家網」上,「現代作家辭典」仍留有「劉賓雁」一欄,詳列其各時期作品。尤令人意外的是,網站上還有一篇題為《悼念劉賓雁》的文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06/2006-06-15/17817.shtml),盛讚劉賓雁「他有良知,他有愛國心。但他離鄉背井,走了。一切,僅因政見的不同。他無愧於自己的良心,但世界並不完美。」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