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umulator復活 金管局響警號

Accumulator復活 金管局響警號

【本報訊】鑑於近日市場對出售高風險衍生工具「Accumulator」(累計股票認購期權),重現活躍迹象,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操守)戴敏娜昨日致函認可機構,再次提醒銀行向客戶銷售包括股票及外滙Accumulator時,應確保符合監管規定準則,負責銷售的職員亦須完全清晰所售產品涉及的風險。

友邦回落 投資者焗接貨

據一名投資銀行負責人透露,金管局是次高調開腔,有機會是早前被投機客熱捧的友邦(1299)Accumulator損手有關。友邦10月底上市後氣勢如虹,據悉每日與其相關的ELN(股票掛鈎票據)及Accumulator,涉及金額達10億元,不過該股11月中旬見頂回落,股價上周甫跌穿22元,有投資者開始被迫接貨,至昨日更見上市後新低,遂引起關注。

應列為最高投資風險級別

Accumulator本身是牽涉大量投資風險的工具,故金管局函件指出,銀行須將此類產品列為最高風險評級,客戶對象只應包括有投資結構性工具及期權經驗的專業投資者(PI)。金管局期望,銀行向客戶推介有關產品時,須確保所作建議在任何環境下均具合理性,特別是當市況逆轉時,客戶可以承擔潛在財務影響。
函件又稱,對本身組合已高度集中Accumulator投資風險的客戶,銀行應停止再向其繼續銷售相類合約,認可機構亦要確保前線職員在銷售時操守恰當;舉例說,銀行不應向客戶建議,透過借貨、借錢或提取信貸額度,藉此「谷大」本身資產組合規模,以滿足成為專業投資者的入門資產要求。
若有非專業投資者向銀行表明購買Accumulator的興趣,銀行須加倍提高警覺,並以相當嚴謹的風險監控標準,處理及審核有關交易的合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