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政協前副主席楊維駿,近日在網絡上贏得了「最可愛官員」的讚譽。上周五(17日),89歲的楊維駿乘坐政府為他配備的專車,為12名失地農民開道,帶他們到雲南省政協上訪。楊維駿的義舉、壯舉固然令人稱道,但事件隱含的政制、官員理念、上訪者苦況等問題,則不能不令人心酸、不能不引人深思。
痛斥村民失去自主權
政協是內地政治體制的一部份,按官方的定義,其主要功能是政治協商(對大政方針及群眾生活的重要問題進行協商)和民主監督(通過建議、批評,監督中共和政府)。楊維駿敢帶農民上訪,是基於他對「政協對政府不是有監督職責嗎」的認識。但他同樣明白,如果讓農民自己去上訪,連政協的大門都進不去,因此才用自己的專車開道。
楊維駿接受北京《新京報》訪問時,痛斥在全國興起的「農民被上樓」運動中,村民失去自主權,生活和就業處於困境,「許多官員只惟上、只惟權、只惟錢、只惟政績」。這番言論如果是發表在他卸任之前,肯定更為擲地有聲。
在中共一黨專政之下,政協一向被視為「花瓶」,沒有實際權力。近年雖然不少政協高官捲入貪污、受賄案,包括今年被判死緩的廣東省政協主席陳紹基、貴州省政協主席黃瑤,涉案金額驚人,但犯案時間多在他們進入政協之前、擔任黨政要職之時。
為民請命生命受威脅
楊維駿帶農民上訪後,雲南省政協老幹部處的一位處長上門指摘他做法不妥,顯見一位中共處級幹部的地位已可凌駕於省政協副主席(省部級,比處級高了兩等)之上。更令人驚訝的是,為民請命的楊維駿已受到生命威脅:「有人託人轉告我再瞎管閒事,小心滅口。」
事件發展至今,對中國政制、法治更具方向標意義的,已不是楊維駿所代言的失地農民能否得到合理賠償,而是上門指摘楊維駿的處長,會否為其政治錯誤付出代價?那些託人或受託威脅楊維駿生命的人,會否受到法律制裁?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