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的「品行」 - 李純恩

「政治人物」的「品行」 - 李純恩

報紙新聞中有一句話:「香港人對於政治人物的品行是最看重的。」看後笑了半天。
這句話,不知代表了多少香港人?但可以肯定的是,報紙編輯很天真的以為,香港的政治人物,品行都不錯。
非常理想主義。
我不敢說政客全部品行不好,但敢說,品行好的很少。
從實際角度來說,一個堅持品行的政客,未必是一個成功的政客。政客的品行,是看政治需要的,所以也是飄忽的。
因此,香港人,即使是最忠厚的政客擁躉,到了後來也會發現,政客品行最好,最予人正氣感的時候,是他們還沒有得勢──比如說參選什麼而又沒選──的時候。那時候,是政客品行最好的時候。一旦他們得勢了,結果會是兩回事。他們的品行,也會出現與前大不同的落差。
作為政客,當然要努力地令人覺得他們品行好,所以一旦有一個所謂的「道德高地」出現的時候,所有的政客都會拼了命去佔領。有趣的是,政客們搶佔「道德高地」的時候,往往又是他們最不道德品行最差的時候。
所以說,「政治人物」的品行,毋須太過看重,要看重的,是這個「政治人物」有沒有可利用之處。有可利用之處,就看重一點,否則,就不用再「看」他了。
千萬不要覺得利用「政治人物」有什麼不應該,實情是你利用他們的次數,比他們利用你少多了,你再客氣,他們就太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