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冬至心願老翁尋失散70年大哥十妹

特稿:冬至心願
老翁尋失散70年大哥十妹

今日冬至,79歲的吳炳忠有一個願望,就是尋回失散近70年的兩名兄妹,家人團聚「做冬」。對於至親,忠伯只記得「阿駒哥高高大大,阿十妹有兩個酒凹(梨渦),笑起嚟好靚女」。縱然時光飛逝,流年似水,親人容貌早改變,忠伯仍信希望在人間。

十妹做童養媳

生於一個有10兄弟姊妹大家庭的忠伯,最希望尋回的是84歲大哥吳炳駒及77歲妹妹吳十,跟82歲已屆風燭殘年的二姊見面。排行第九的忠伯分得的父愛母愛不多。1941年6月他跟妹妹由順德鄉間來港,那時父親早歿,大哥吳炳駒等兄弟離家謀生,他與十妹、母親及二姊住長沙灣道一個平房斗室。
半年後香港在日軍炮火下淪陷,面對斷糧困境,母親把十妹送到廣東淡水一個家庭作童養媳,年僅10歲的忠伯怕妹妹給人欺負,壯着膽陪到內地,在附近人家打工。兩個月後,忠伯捱不住苦回港,他記得當日兄妹作別,臨別說「阿十(妹妹暱稱),記住長沙灣道66號地下(住所地址),大咗返嚟搵我」。匆匆一個承諾,他等了70年。
忠伯回港與母親和二姊同住,「當時日子好艱難,每人每日配給六両四米(約兩碗飯)」。每日要吃飽飯都成問題,團年飯亦是平淡一餐。危難災困磨練人的鬥志,三年零八個月的淪陷歲月令少年忠伯享有一生僅有的家庭溫暖,永誌難忘。
及至和平重光,1948年媽媽卻在交通意外中給巴士輾斃,少年忠伯與二姊相依為命,其後舊廈改建,當菜販的忠伯曾四出打聽失散的大哥及十妹下落,並照顧唯一至親二姊。他說,有鄉親說在廣州見過大哥,他便上廣州尋找,過去20年他多次去過十妹遠嫁的淡水婆家找尋,都不得要領。

二姊入住護老院

近年,年邁二姊入住護老院,孑然一身的忠伯亦退休,姊弟最大遺憾是戰火中家人離散,估計其餘兄妹中,只餘大哥及十妹尚在人世,故求助紅十字會尋人服務找尋(電話:25077135),希望在有限餘生中找到失散70年至親重敍天倫。
記者:關英傑、張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