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豎立在香港大學黃克兢平台長達13年的「國殤之柱」面臨「迫遷」。港大稍後會在黃克兢平台建造新橋,由於新橋穿過國殤之柱現時座落點,校方明日會將國殤之柱搬到離現址相距約十米的新「住處」,日後國殤之柱將被夾在天橋與校園一幢大樓之間,恍如瑟縮一角。
學生會促安放開揚處
學生會評議會力促校方將國殤之柱永久擺放在黃克兢平台邊的開揚處,讓六四精神光明正大在校園宣揚。
97年6月進駐港大校園的國殤之柱,由丹麥雕塑家高志活(JensGalschiot)製作,一直矗立在黃克兢樓平台中心,提醒路過的港大師生毋忘六四。但港大校園擴建計劃令國殤之柱面臨搬遷,因港大需建造一條新橋連接新校園與港鐵站,而有關天橋穿過國殤之柱座落點,故需將它移離。
港大曾向學生會評議會提出三個新選址,其中建議永久擺放在偏遠的校園新公園方案已被否決,惟餘下兩個選址都是「夾在」天橋與教學大樓之間,因此遭學生會評議會反對,反建議校方放在黃克兢平台邊、面向薄扶林道的開揚處,但校方以安全理由反對,雙方已成立工作小組討論永久選址問題。
學生會評議員、港大二年級學生張楚晞昨稱,理解校方考慮的安全問題,但認為國殤之柱應豎立於開揚之處,「始終都係一個六四紀念象徵,希望多啲師生留意」,促請校方就該選址進行安全研究,再決定永久選址。港大發言人重申,由於有關選址近平台邊緣位置,校方擔心若有碎片飛脫會對途人構成危險,故不建議將國殤之柱放在該處,但最終會由工作小組商討永久選址問題。
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稱尊重學生會的決定,「我哋都希望放喺開揚嘅地方,因為呢個係六四重要標記」。支聯會明早會派員到校園監察校方的搬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