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添美食9000貧弱展歡顏

冬至添美食9000貧弱展歡顏

食物往往勾起我們對事物的回憶。今天是中國人重視的冬至,不少貧病老弱人士沒親人陪伴過節,倍感冷清。但有善心人噓寒問暖和關心,可驅走鬱悶,開心過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透過撥款資助提供送飯服務的社福機構,為9,000名服務使用者預備一頓豐富節日加餸飯,讓他們也得享節日的歡樂和溫馨。

發叔(58歲)嬰孩時發燒,未有適當治療,因而失去聽力,影響講話,右腳活動能力也有問題。發叔的雙親早年過身,多年來他獨居於大埔一偏僻村落內的殘破石屋,並靠哥哥邱先生定期探訪照應。
邱先生坦言,為了生計無法貼身照顧弟弟生活,「佢(發叔)以前長期食外賣飯盒同罐頭,搞到健康出現問題入醫院。好彩家有中心送飯,解決兩餐」。
發叔接受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的送飯服務,職員每日定時徒步走上半山,將飯菜送上給他醫肚。
日前中心預備了一頓豐富的節日加餸飯給發叔,當中有燒味,又有甜柑作飯後菓,逗得他甚歡喜。雖然發叔不能言語,但當記者看到他大啖大啖地咀嚼美味的叉燒,臉上流露滿足的笑容,也感受到他內心的滿足和喜悅。

吃到豐富的應節飯,聾啞的發叔臉上堆滿溫暖的笑容。

獨居的黃婆婆從美味的餸菜中,細味社會人士的關心。

喜有訪客打破孤寂

同樣獨居鄉郊村落的黃婆婆86歲,因關節疼痛和視力衰退,每日接受中心送飯服務。黃婆婆坦言,由於行動不便,甚少外出,雖然她對食物要求不高,平日清茶淡飯已甚滿足,但當中心職員向她端上豐富的餸菜,也不禁雀躍起來,「嘩,有魚有菜,仲有叉燒㖭,真係好好餸喎……」除了豐富餸菜,最逗得婆婆開心的,還是有人上門探訪,讓她孤寂的生活添上色彩和歡樂。

善長捐款延續關愛

通脹加劇,小市民活在物價飛升的壓力下。社署轄下提供送飯服務的社福機構也遇同樣困難,平日難省下餘錢在節日為服務使用者加餸。

捐200元8人受惠

為讓貧弱無依的人士能在傳統節日享用一頓豐富餸菜,並感受社會人士關心,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去年設立「節日加餸飯」專戶,透過讀者捐款,資助社福機構在冬至或農曆新年、端午及中秋節,購買較佳食材烹調美味餸菜,讓社會的弱勢社群一同開開心心過節。
節日加餸飯活動一年舉辦三次,每次每人資助25元,現時約有87個社福機構服務單位參加,每次約有9,000人次受惠。每次活動開支約22.5萬元,有賴善長捐助,讓這有意義的活動延續下去。每捐助200元,便有8人受惠。
「節日加餸飯」專戶捐款編號:S0023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

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

網上捐款捐款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