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現實 - 李怡

理想和現實 - 李怡

理想主義還是現實主義?追求理想還是着眼現實?是人生的掙扎。對於食不果腹或生活壓力讓人喘不過氣的人們來說,講理想是太奢侈了。但如果生活還算穩定,而人生的目的就只是要追求無饜足的享受和虛榮,那麼這輩子活來似乎也沒什麼意義。倘若一個社會除了金錢之外就沒有其他價值標準,那是很可悲的。大陸女歌手邵夷貝,在她創作的新歌中說:「誰把金錢變成了信仰/為你樹立了成功的榜樣?······誰偷走了屬於我們的時代?」年輕人對於把金錢當作宗教信仰的社會,是不滿的。
以《中國在梁莊》獲得今年的人民文學獎的年輕女學者梁鴻,任職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文系,工作穩定而且受到社會肯定。但有一天,她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懷疑起來,她說:我懷疑這種虛構的生活,與現實、與大地、與心靈沒有任何關係。我甚至充滿了羞恥之心,每天在講臺上高談闊論,夜以繼日地寫着言不及義的文章,一切似乎都沒有意義。在思維的最深處,總有個聲音在不斷地提醒我自己:這不是真正的生活,不是那種能夠體現人的本質意義的生活。於是她毅然回到她成長的老家,河南省穰縣梁莊,在那兒五個月,親自體驗中國農村的巨變:寫出這本直擊中國農民痛與悲的書。
港大導師高永賢也不想渾渾噩噩過日子,十年前他就當了無國界醫生的義工,參與多項海外災區人道救援工作,他定下人生的一個心願,就是要在一生中用24個月為有需要的人做義工,他已先後在不同國家完成共13個月的救援工作。騎單車穿越青藏,為無國界醫生籌款,也是他24個月中的一個月。
人不能不顧現實,但把自己的理想那怕實現一點點,也會是快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