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銀監主席劉明康接受《新世紀》周刊訪問時透露,目前中國銀行業最大的風險是來自地方融資平台、房貸最大的風險也是融資平台與土儲貸款,產能過剩亦存在風險,將因素加起來,估計不良率會略有上升,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兩個百分點左右的不良貸款率升幅,是比較真實和合理。
劉明康稱,目前一般銀行即使撥備提高到200%還有利潤。他預計,今年銀行業的稅後利潤將超過7000億元(人民幣.下同)。
地方融資威脅大
自前年起,中銀監多次向銀行就樓價下跌30%作出壓力測試,並收緊二套房或以上房貸;不過,劉明康稱,房貸風險不在開發商,更不在按揭貸款。
他解釋指,按揭貸款風險較小,開發商的貸款是有風險,但是開發商現在都已經優選了,名單式管理,按在建工程的50%抵押貸款,一下子就把規模壓下來。
融資平台變成高風險,是由於省一級的地方融資還好,到了地方就有問題,劉明康還指中銀監於09年首季已提警示,但經過一年調查,「現在幾個董事長、行長清楚了,他們都帶隊親自驗證」。
劉明康透露,中銀監正在研究對「大而不能倒」金融機構具體的監管方法。理論上再大也要倒,不能有道德風險,但畢竟大型機構具有關聯度,倒閉會給社會的穩定帶來很大影響。
中國在監管資源上加大對「大而不能倒」銀行機構的傾斜,在中銀監內部,五大行都有專門的部門負責監管;並從今年初起,對大型銀行新增附加資本的要求,大型銀行11.5%,比小型銀行高一個百分點。劉明康說,所有新的監管規定首先要在大行上推進,如擴大風險資產的覆蓋面等,大行的時間表要先於小銀行,2013年就要達標,小型銀行是2016年達標。
不良資產可轉換
劉明康透露,中銀監和財政部剛擬定一份文件,銀行的不良資產可繼續出售給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以及社會上合格的資產管理公司。銀行也可將資產打包賣給另一家銀行,但須通知借款人,「潔淨」轉讓,不能有回購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