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按今年首11個月數據,港交所(388)繼續在新股集資金額及證券化衍生產品成交額兩方面位列全球交易所之首。但要留意,深圳推出創業板後,今年新股集資額激增,因而與上海交易所分別佔據新股集資榜第二、三位,中港三個交易所的新股集資金額共逾9200億元。受惠於友邦保險(1299)及農業銀行(1288)兩隻巨無霸新股,香港今年新股集資超過4000億元。
今年集資逾4000億
雖然香港穩佔新股集資榜第一位,但絕對不能自滿,因為深滬兩個交易所的新股集資額合共5268億元,已超越香港,排第二的深圳交易所,新股集資額只差香港兩成,直逼香港。
一間國際會計師行資深合夥人指出,港交所不斷出外進行推介,市傳盧森堡行李箱產銷商新秀麗、國際時裝品牌Prada及MissSixty均有意來港上市,故他預期香港明年的新股集資額可以維持今年的水平,但深滬市場很大可能追過香港。
上海交易所理事長耿亮較早前才表示,已初步完成有關國際板上市、交易等業務規則和技術方面的準備工作,為推出國際板積極創造條件。該名會計師行合夥人指出,若上海明年落實推出國際板,新股集資額勢必大增;另一邊廂,公司在深圳上市取得較高估值,吸引力大,新股集資額有望創新高。
在市值排名方面,截至上月底,美國紐約泛歐交易所的市值依然排第一,達到101萬億元,香港超越歐洲紐約泛歐交易所及上海,由第7位升至第5位,市值約21萬億元,較去年底增加17%。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金額694億元,上升12%。
另外,值得留意,包括權證及牛熊證在內的證券衍生產品成交額,香港繼續位居全球交易所首位,其次是南韓,排第三、四是德國及瑞士。今年衍生權證較牛熊證受市場歡迎,截至本月15日,衍生權證的成交金額大升58%,至2.6萬億元;牛熊證的成交金額則跌16%,至1.4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