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昨日就直資學校賬目問題舉行最後一場公開聆訊,教育局又被踢爆監管直資不力,07年局方已知悉德望學校動用儲備投資股票基金,但最終只提醒學校勿投資高風險項目。局方指一貫立場只是不建議學校投資,但又補鑊指學校做法不當,要求學校今年起逐步贖回投資款項。局長孫明揚承認,三年內只曾親自處理兩宗直資學校問題,包括真道書院,「咁其他同事處理咗,就唔使去到我度。」 記者:夏志禮
帳委會展開第四場「直資混賬」聆訊,議員何秀蘭詢問局方,審計報告踢爆德望學校將財政盈餘投資股票及基金,截至今年2月總值高達7,100萬元,不知局方是否審計報告發表後才知悉事件。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曾周碧英稱,07年12月局方到該校做實地考察時,已從賬目中知悉學校有投資。
她解釋,當時看到學校校管會同意有關投資事宜,因此只建議校方不宜投資高風險項目,如有任何損失不可用任何政府資助抵償,「之前都有人講過通告中英版本嘅問題,其實局方嘅一貫立場係不建議(而非禁止學校投資)。」
議員指摘監管不力
何秀蘭再追問,教育局至今仍未掌握投資屬何人名下,多年來股息亦不知有否入賬,「報道話德望投資咗五千幾萬,等同一年學費,如果股息只係2%都唔係細數。」指摘局方未有盡責監管,亦擔心學校將儲備換算成投資項目後,校方即能以儲備不足為由加學費。
教育局常任秘書長黃鴻超即改口指,德望做法並不妥當,學校去年已將投資轉至低風險項目,並已逐步贖錢,德望轉直資至今未曾加學費。他又指,該校將興建豪華狗屋的支出列為政府賬目並不合理,「但係如果校方將開支列為非政府賬目,局方其實都未必留意到,我哋冇可能每樣嘢都過問。」
缺現金或致加學費
另一所「混賬」直資學校真道書院,議員李慧琼認為學校06年以校長名義購入物業,但局方至09才知悉事件實在太遲。何秀蘭則指,物業與投資股票一樣屬非現金項目,能減少學校現金流成為加費理由。黃鴻超指,真道已決定將物業轉回學校名下,局方會繼續跟進,但指該校以學校經費邀請千名內地校長來港進修,實與學生利益無關,並不妥當。
帳委會各成員將於日內開始撰寫結論報告,稍後將向政府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