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曾蔭權昨日早上前往北京述職,會見發改委與人民銀行等,爭取本港納入「十二.五」規劃,傍晚深港高層在港宣佈前海《規劃》,正式將香港列入「十二.五」規劃,香港免被邊緣化,更重要的是,香港在前海的法制與管理上,港人有機會擁有「發言權」。 記者:張活儀
內地讓港人參與規劃,日後香港不但與深圳、廣東合作,更與內地開展全方位合作。此外,前海突破產業合作的框架,冀引入香港的政府管理、法律制度、運作規範、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前海《規劃》內地傳媒指為「深港創新圈」,但以「特區中特區」形容更貼切,因為中央賦予前海獨特的政策安排,包括要求前海有效借鑑國際上的適用先進經驗;利用香港國際化優勢,聯手開拓國際市場;探索資本專案對外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路徑。
據前海《規劃》,前海將定位為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範區,重點發展金融業、現代物流業、資訊服務業、科技服務和其他專業服務業四大產業領域。
探索資本賬對外開放
戰略性和全局性方面,建立由發改委牽頭,國務院有關部門、香港特別行政區、廣東省、深圳市等各方參加的協調機制,加強對前海合作發展中重大問題的指導和協調,加強實施情況的檢查督促和經驗總結,重大問題可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創新發展方面,要求探索深港財政資金支援創新服務的新模式,探索完善法定機構運作模式,更矚目是要求創新發展管理體制機制,強調對政策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的領域,借鑑國際經驗先行先試。
首先是要加強深港政府公共領域合作,構建高效廉潔的服務型管理機構。對國家已做出明確規定的領域,在非金融類產業專案的審批管理上,將授予前海管理機構相當於計劃單列市的管理許可權。中央支持港人參與前海管理為一大突破。
深港雙方合作領域包括經貿、金融、旅遊、環保、教育、文化、衞生、檢驗檢疫等。前海《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分兩個5年計劃完成,到2015年預計地區產值達到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到2020年則為1500億元左右。
滙豐永亨等簽意向
昨日,共有20家共三批香港企業與前海管理局簽訂合作意向,第一批港企包括滙豐銀行、永亨銀行(302)、中銀香港(2388)、大新銀行(2356)、順豐速運、長江(中國投資)和世貿股份;第二批簽約名單包括恒生銀行(011)、渣打銀行、普洛斯公司、嘉里物流、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香港設計中心和香港衞視。
第三批簽約名單包括國泰君安金融控股、國信證券(香港)、TDK中國、畢馬威、普華永道和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規劃內容尚包括,推進深港資本市場合作,支持符合條件的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到深圳上市,支持深港兩地證券交易所分別推出跟蹤對方指數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支持符合條件的香港金融機構在前海設立合資證券公司。
保險業方面,有關規劃將研究當放寬香港居民及機構進入前海保險中介市場的准入限制,探索在前海開展自保公司、相互制保險公司等新型保險公司試點,大力發展再保險市場。
曾蔭權表示,過去數年,香港面對不少挑戰,特別是金融海嘯,不過,香港經歷98年的金融風暴後,已進行多方面的金融改革,設立不少應對危機的措施,因此金融海嘯對香港的影響並不大,今年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失業率和出口數字等均有所改善,向前走的勢頭良好,下一步是要做好「十二.五」規劃,尤其與深圳就前海區的發展。
發改委主任張平說,香港在特區政府的領導下,加強與內地合作,戰勝危機,香港的經濟形勢良好發展,希望這形勢可延續至國家第十二個五年計劃。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
定位: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範區
四大功能:現代服務業體制機制創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集聚區、香港與內地緊密合作先導區、珠三角地區產業升級引領區
四個重點領域:金融業、現代物流業、資訊服務業、科技服務和其他專業服務業
四大土地規劃佈局:商務中心片區、保稅港片區、綜合發展片區、濱海休閒帶
七個獨特政策安排:營造規範高效的政府服務環境、打造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示範區、財稅支持政策、土地支持政策、合作提供便捷的口岸服務環境、社會保障服務銜接、營造優良的人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