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年:教你自煮補濕藥膳

健康中年:教你自煮補濕藥膳

踏入香港的秋冬乾季,氣候變得清凉乾燥,各種「乾證」湧現如肌膚失去水份、脫皮、瘙癢、臉部紅腫、乾紋、嘴唇乾裂出血、咽乾口渴、乾咳少痰和頭髮乾枯等,既影響健康,又妨礙美感,中醫注重由內而外的整體調理,讓你遠離此煩惱。

主要調理五臟氣血

中醫防乾補濕必以調理五臟氣血為根本,五臟陰陽平衡、氣血旺盛,則皮膚潤澤,容光煥發。要時常保持動人有光澤的狀態,懂得由內至外的調理是不可忽略的。
在這秋燥冬寒的季節,想達至陰陽平衡,大家可選用具有滋陰生津潤燥功效的食物來進行保健,以防燥邪的侵害。多食百合、銀耳、芝麻、甘蔗、牛奶、蜂蜜、梨、蘋果等食物;也可分別用天門冬、麥冬、玉竹、沙參、杏仁、枸杞子及燕窩等泡水代茶飲或加入食物中製成藥膳,以滋陰生津,滋潤皮膚。現提供一食療供參考︰鮮百合雪耳梨羮。材料:鮮百合20克、雪耳10克、川貝5克、梨一個、冰糖適中(三人量)。做法:將梨洗淨去核切小塊,銀耳用溫水發開洗淨切碎,加川貝粉及冰糖放入碗中蒸熟(梨及銀耳至軟身),後再加百合再蒸五分鐘即可。功用有滋陰潤燥、清心安神、益肺生津之效。
以上資料謹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再作相應選擇為宜。
逢周二刊出
撰文:賽馬會流金匯
網頁 http://www.jcch.org.hk,電話37631000